2007年1月23日星期二

上课发呆随想

  根据劣币逐良币理论(bad money grives out good),市场上若存在大量劣质产品,则会把良好质量产品挤出市场,原因是在信息搜索需要成本的情况下,劣质产品的存在会降低人们的普遍估价,甚或低于 良好产品的生产成本,这样生产不能继续,只能退出市场。
  
  然而我们发现,在国内的市场上,劣质产品虽然大量存在,但优质产品的出现 仍呈增长趋势,并没有印证劣币驱逐良币的理论。尤其在必需品市场里(需求弹性很低),比如副食品或生活日用品市场,某种程度上反而呈现良币驱逐劣币的德情 况,即,质量好的物品逼迫质量差的物品退出市场。我的观点与其说体现在“质量”上,还不如说体现在“价格”上更为恰当,因为个人检验成本很高,所以对国内 普通消费者而言,时下的心理是质量与价格成正比。
  
  个人分析为,国内消费者为了规避质量低劣商品,所以反而选择较高价物品,尽管有 些物品仅仅是价格虚高(并无广告成本投入),仍可以吸引消费,这就形成了非常规的需求曲线。有人可以争辩,认为追求高价的消费心理只存在于收入中高人群, 但我认为就是这个较小群体占据了绝大的消费比例。所以这种消费心理成为了市场主导趋势。
  
  有人可以提出,这只是基芬商品(劣质商 品)大量出现在市场里所引起的非常规性消费心理扭曲,从这个角度讲,由于不存在普适性,这种情况便不算是经济理论。例如在较发达国家,市场内质量监管有保 障,所以对低价商品的需求更大。如果对各个社会收入群体的经验分析可以证明这一点,便可以这么说,高价驱逐低价的需求心理只存在于欠发达市场,那里存在着 大量的劣质商品,而且缺乏市场监管。
  
  希望有进一步的效用心理分析。
  
  另一个看法,在国内餐饮和服务行业内,有较好的起步和较高的价格,其生存周期都会长些。而走低端低价格低成本路线,往往会被市场较早淘汰。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印证其比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