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30日星期二

十七日,有雨


今天11点半系里要照集体照,上了闹钟,决定要早点儿起来,未遂。冯育11点25给我打电话,说在哪儿呢,我说在床上呢。赶紧一个鲤鱼打挺,脸没洗牙没刷就一骑绝尘到经济系,想着要是迟到就丢人了。气喘吁吁赶到目的地,突然发现没几个人来,零零星星的,唉,早知道就不来了,何苦呢?

刚回到房间,就开始下雨了,开始稀稀拉拉,然后洋洋洒洒。在连续阴雨的天气里总是觉得心情很消沉,振作不起来,人也变得懒散不堪。

在考试的那一周,阳光灿烂得难以置信,学生们都瞬间换上了夏日的行头,总是能见到趴在草坪上晒太阳的男男女女。心情却是很糟,阳光再明媚,也照不在我们考试一族的头顶,想着这样的好天气一定要持续到考完试,就可以很惬意地晒太阳了。

天公不作美,直到今天仍是阴霾。

晚上有巴萨和利物浦的决赛,得早早赶去rootes占座位,英国球迷很夸张。

希望明日,晴空万里。

两款录歌软件

今天介绍的录歌软件,当然不包括大名鼎鼎的cool editor,太专业了,玩儿了一会儿就头晕脑胀,毕竟本人只是菜鸟级别,只是想随便录着玩儿而已。

一直认为大众化的软件要走向简洁易用的方向,录音就像唱卡拉OK,如果太复杂会使很多普通票友望而却步,今天使用的太乐唱录机就是一款不错的选择。

太乐唱录机是太乐音乐网推出的一款软件,使用很简单,值得称赞的是伴奏库也很齐全,前一段时间推荐过这个网站的播客。因为似乎是国内一家唱片公司主推的网站,所以以后这个软件应该也会良性发展下去。唯一的不满就是,此软件必须要付费才能把自己录制的歌曲保存在硬盘里,本来都要放弃这一软件了,但得知似乎在5月20号以后保存就免费了,这便燃起了浓烈的兴趣,等待到那一天看看吧。

太乐唱录机下载地址:
http://www.tailenet.com/Recorder/2-1.aspx

另外一款软件是K8 2005,制作界面模仿cool editor,其实也就是个票友性质的软件,功能虽多,但发展势头一般,伴奏就比太乐差一些,好的地方就是可以方便保存录制歌曲。

K8 2005下载地址:
http://www.playk8.com/index.aspx

人民币同学,一路走好

昨天我听到最大的事件,除了足总杯决赛利物浦90分钟杰拉德神来一脚远射扳平比分,另外就是我国的人民币升破了8比1美元的所谓“心理界点“,收盘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在我的记忆里似乎是97年以后的头一遭吧,大概。

当然,并不能说是人民币升起来了,确切的说应该是美元掉下去,上个星期五,金融市场上大量抛售美元,一度引起恐慌,并使美元兑一揽子加权货币汇率降至97年10月以来最低谷,并引起全球股市下跌。在当天绝大多数浮动货币已经开始对美元上扬,人民币上扬也是必然趋势,而且滞后了两天,幅度也没有别的主要货币大。

美国的经常帐户赤字如果没有解决,其贬值趋势不会停止,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还是很大。中国外贸的主要支付手段是美元,所以对于出口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适当地调整预期也许可以减缓压力。

纵观世界局势,从4月以来,美元对英镑和日元已经跌了7%,而对人民币尽跌不到1%,货币流量后者比前两者有过而之无不及,所以中国政府还是在明显控制汇率。

国内企业(包括银行)对汇率波动的风险规避还是不够(仅仅是提高出口报价),国家害怕企业损失严重,所以短期内还是会慢慢的升值,同时通过银行对企业推广风险规避工具。但后者的发展慢的要死,所以现在随着美元大幅贬值,中国政府个方面的压力还是蛮大的。

白色巨塔


考完试最大的一项工程,就是把22集的白色巨塔看完了,由于太过密集,现在还缓不过劲来。

再次鸣谢表弟友情提供此剧DVD压缩版及SP特赏。

作为织田裕二的死忠,继最后的圣诞节之后再也没有看过日剧的我,这次可以严肃负责地说,白色巨塔是十年难得一见的好剧,演员阵容空前,制作缜密,剧情紧凑合理。日本的电视剧为什么比电影要强这么多呢?亲娘嘞,真费解阿……

这部长达22集的电视剧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外科天才财前(唐泽寿明中年帅叔)和其老师东教授之间争夺教授之战,第二部分是财前当上教授后打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医疗事故官司。财前教授先甜后苦,好不容易当上教授,一天安生日子都没过上,就倒霉催的被官司缠身,最后终于失败,在宣判的那一刻晕倒在地,被查出肺癌晚期,无奈离世。财前技术高超,理想是向上爬,但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建成世界一流的癌症中心,自身比较骄傲固执,人其实很不错,但干了些倒霉事情(佐佐木事件是他心中难灭的痛阿),而且嘴硬要面子,说白了就是小孩子个性。此剧央视热播,顷刻间财前粉丝过江之鲫,所以说现在复杂型主角流行哈。

本剧另外一个重要人物里见内科医生(江口洋介准中年帅叔),是财前的同期同学,一起进入医学院,一起升为助教,两个人理念不同,但互相佩服对方的医技。里见是典型的郭靖型高大全人物,医德好,个性耿直,不畏压力,坚持自己的理念。虽然这样的人很少,但我相信还是有的。江口洋介对于这种完美角色处理的细节也很值得玩味,里见医生性格高大,其实是因为此人本身纯真固执,脑袋榆木疙瘩得利害。这个角色不由使我想起了《英雄志》里的卢云,一心追求自己的正道,甚至不顾自己的家人,有人就对他说,你的爱,分给了全天下的人,留给自己老婆的还有多少呢?同样的话也可以说给里见医生,所以说里见的老婆确实比较倒霉,不怪人家抱起儿子回娘家。

这两个同样对自己理想固执得要死的医生,牵缠纠葛之下演绎出一场反映日本医疗体系腐朽复杂的故事,这个体系如同每次出现的那座高不见顶的白色巨塔,巨大并且压抑。

其他配角也都是很厉害的人物,比如黑木瞳阿,矢田亚希子阿,叫不出名字但上网一查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的张三李四王麻子。

以前看过类似题材的回首又见他,织田裕二主演,相比白色巨塔,确实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剧,白色巨塔整体感觉很厚重,音乐也用的是势磅礴的管弦乐,宿命感十足。

最喜欢的镜头是财前站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火车轨上,苍茫萧瑟的大地孤身一人,眼神不再是以往的坚定,而是迷惘。这些不同的轨道,无论哪一条,都通向同一个终点,死亡。财前在临死前也闪回了这个镜头,立刻就泪奔了。最终回完全是煽情戏么,像我这种入戏太深的人,泪奔到脱水,唉,何苦让财前死呢,编剧们,别动不动编不下去了就让第一主角牺牲啊,完全没必要么。财前里见共同进步奔向美好的夕阳挥洒汗水才是主旋律的结局么,虽然狗血了点儿,但至少不会让我看得这么沉重。有些人说财前坏,我只说财前是个倒霉孩子。

硬盘里另一部日剧是一升的眼泪,完了完了,为了防止大批量脱水,我还是挂着葡萄糖看好了。

closer



----If you believe in love at first sight... Take a closer look.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英俊瘦削的丹(裘德洛)和清丽可人的爱丽丝(纳塔丽波特曼)迎面接近,眼神先是游弋,然后交织,暧昧的微笑,伴随着温柔的情歌”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两人越走越近……你会想,这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吧?


在温柔的情歌声中,纽约来的爱丽丝“情迷”之下被伦敦开在路左边的车撞倒在地,裘德罗赶紧上前,摇摇少女的肩膀,少女扭头看他,绽出一个微笑,说:"hello, stranger." ……你会想,这肯定是一个浪漫有趣的爱情故事吧?


不。


剧情急转直下,一年后,丹和爱丽丝已经住在一起,丹写了一本以爱丽丝为原型的小说,在出版前的拍照中邂逅了摄影师安娜(朱莉亚罗伯茨),因为迷上了对方的成熟风韵,便主动追求,安娜知道爱丽丝的存在,所以拒绝了丹。丹为了报复,在网上色情聊天室捉弄了性饥渴的皮肤症医生拉瑞(克里夫欧文),使得后者在水族馆遇到了安娜,两人后来成为了恋人。你会想,这似乎是个四角恋的俗套爱情故事吧?


不。


剧情以更快的速度急转直下,又是一年后,在安娜的摄影展上,四人再次相遇,丹和安娜禁不住互相的诱惑,开始瞒着自己的伴侣偷情,在此期间,安娜嫁给了拉瑞。再后来,摊牌,离婚,爱丽丝消失,又过了一年。你会想,这真是个糊里糊涂的故事,但终究丹和安娜一份周折在了一起,还算是个爱情故事吧?


不。


剧情开始了过山车,医生拉瑞在脱衣舞会里见到了爱丽丝,又以离婚协议签字为要挟安娜最后一次燕好,安娜同意了,以为从此解脱。但丹却对此打翻醋坛,把安娜气回了拉瑞身边。丹找拉瑞痛诉相思安娜之苦,拉瑞说丹应该回到爱丽丝身边,丹找到了爱丽丝,爱丽丝因为一直深爱着丹,所以不计前嫌,两人和好如初,并决定一起去纽约旅行开始新生活,这又是一年以后。看到这里,你会想,anyway,回到了原点吧,虽然有点儿乱七八糟。


不。


丹猜忌的毛病又开始发作,逼问爱丽丝是否和拉瑞上床。痴情的爱丽丝可以宽恕丹的出轨,但却不能接受丹吹毛求疵的猜忌,突然间便不爱他了,离开了他,自己一个人回到了纽约。


丹落魄地走在最初两人相遇时走过的墓地,却偶然间发现爱丽丝这个名字是假的,原来他竟然一直都不知道爱丽丝的真名(简,琼斯)。




我头一次做剧透,而且这么彻底,感觉真是爽阿,但这个电影重点不在于剧情,甚至可以说剧情完全被淡化了,转折非常快,重点被集中在了角色身上,集中在了大段大段精彩的对话中。当然,这个电影的原形是部话剧。


四位主角大拼演技,一个比一个出彩。这部电影把传统的爱情戏撕个破烂,用幽默精彩的台词和剧烈的转折展现了两对恋人互相暧昧,互相欺瞒,互相伤害的过程。正如同影片的题眼所说:如果你相信一见钟情,请再看仔细一些。这就是影片为什么叫closer的原因,中文译名“偷心”确实有些莫名其妙。


好台词,好演员,好导演,尽管不是“好”爱情故事,但绝对值的一看。

推荐一个比较好玩儿的播客

这是一个脱口秀播客,内容与时俱进,思路电光石火,哈有趣。名字叫做88%。

主页地址:
http://www.tvix.cn/html/88.htm

博客中国播客专栏地址:
http://podcast.bokee.com/88.html

这两天准备考试忙到昏天暗地,所以没时间更新,过一阵有机会做个网络上播客的专题,给大家介绍一下现在如火如荼的web2.0运动。

2007年1月24日星期三

不能在发呆中阵亡

今 天早早起床,早早出门,去costcutter买了一个新本子,收银员找钱的时候,因为没有6P零钱,就让我在旁边“稍等”了一会儿。我站在那儿当时就在 想,还不如摆摆手说,不就6P么,爷不要了!不过怎么琢磨也想不到一个单词可以准确地表达“爷”这个语气浮夸的词。结果许久后对方直接扔给我了10P,悠 然地说,if you don't have 4P, then just take it……我拿着10P走出门来,无不凄惨地想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在图书馆里写了一会儿,手酸了,脑子也开始发昏,于是便发起呆来,左边窗口外白云悠悠,许久不见的阳光格外清澈。我想,有人正在大大的教室里跟试卷鏖战,也许心里还在诅咒着出题老师,而我却在这里见缝插针地发呆,这样多不好。

然而发呆就像感冒,来时易赶时难,我竟然又浮想联翩到一个小说的构架。在故事里,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从来没有见过面,他们的生活却因为这个复杂 的人际网络有所联系和交叉,交叉越来越大,正面交锋的机会很多,甚至经常听到对方的名字,但总是失之交臂。终于有一天他们在人潮汹涌的街上迎面走着,互相 看了几眼,心里琢磨了几下,如同正常的陌生人一般擦肩而过。之后他们的生活虽有交叉,但逐渐远离。那些曾经联系着他们生活的人和事也逐渐在变化,从他们的 生命中淡化,消弭。我想讲的故事还是关于可能性,以及可能性周围的成因和要素。很多小说都在讲抓住机会后的故事,我想讲没抓住机会的故事,机会周围的故 事。

主线是两条,但写法是根据特定配角连接的网状,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的的梭形,太NB了。我正在傻笑着胡思乱想,突然间脑海里浮现了《安娜卡列宁娜》……

别发呆了,赶紧学习才是王道。

无题是一种诗意盎然

其实想不出啥题目了……

最近很忙,确实很忙,硕士学习的最后一次考试在即,就算我再懒,这时候也应该抖擞精神,一鼓作气。图书馆很给面子,在考试期间将闭馆时间延迟到晚上两点,再熬两三个礼拜,就圆满了。

圆啥满阿……博士申请没题目,找工作没头绪,未来的生活一团乱麻。

anyway,解决眼前的事情才是正道。

每天除了看会儿武林外传,睡觉的时候也希望能听点儿东西,bbc听得耳朵生茧。BTW,去年暑假 在家发现国内虽然不能看BBC网站的新闻,但可以在线听BBC的radio,制作成熟度世界NO。1,比美国之音和CNN强多了。看来国内网络监管部门对 大家的英语听力水准很满意,觉得就算不屏蔽也无所谓哈:)

北京音乐台在线收听也从TOM网消失了,其实做得还没有西安音乐台好,但后者的网络版收听速度么……太值得商榷了。

逛了下许久不去的博客中国的播客版面,发现新增了海量的新内容,不错不错哈,尤其是一些搞笑节目,人民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从这里也接触到了太乐网,这个网的节目很专业哈。这两天基本听这个入睡。

博客中国播客: http://podcast.bokee.com/
顺便收了两个男性时尚杂志的门户网站,这几个月开始关心时尚了哈,因为发现自己土的掉渣,……掉渣烧饼。

好了,睡觉,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交了题目,没有退路

作业交了,论文题目交了。

从现在开始终于可以专心复习了。从小到大考了这上百次试,临头还是这么紧张,真是没出息,唉~~

在天涯经济论坛看到这么一个帖子,是讨论35岁以后职业人生何去何从,给资本家打工,说35岁是个坎,过了这个年龄,就不能像傻小子一样买力气 跑腿儿了,很多白领到了35岁后都很难再沿着这条路混下去,除非到了中层,有一定的建树和声誉。讨论这个激烈阿,当然气氛都是很悲壮的,让我这个连工作的 影子都沾不上楞头小子很是惭愧。链接如下:

断断续续看了几次,也看出一些另外的东西,看来现在人们对朝不保夕的外企逐渐不像以前那么冲动了,公务员开始吃香,大学教书竟然被很多人想成35岁后的归宿,从需求供给的角度用脚指头判断一下,不禁使我联想到五六年前的计算机专业……

最近看了几十篇关于国内改革的论文,发觉现在工作的一代真是可怜,什么样子的社会试验和结构摩擦都遇到了,当然也是幸运,如果不是经济发展这么 好,也不会赶着时机急切试验。太多了懒得说,就谈谈现在二十七八当打之年的都市白领吧,房产过热真是几十年难遇的诡异阶段,请你们翻翻文章,看看日本韩国 和台湾几十年前的经验,就稍微再忍一会儿吧,别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几十年卖给银行,职场结构在频繁变化,房产也会很快回复市场均衡(自我调整模型,如果一没 有人来疯马上就冷却了),别成为中国第一代个人破产法的最初案例。

网络大件事速递

最近生活很单调和紧张,easter图书馆不开门,所以也只能闷在家里,一天一顿饭,生活苦闷,希望早点儿考完试大吉大利。

不仅没出过门,读的也都是经济学,所以也没什么可更新,给出一个krugman的个人网页,这厮现在离开麻省去了普林斯顿,主页说不定以后就变了。他是我很欣赏的经济学家,文笔好,人也幽默,说话乌鸦嘴的厉害,曾经在亚洲经济神话气氛浓烈的1994预言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到来。他学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在H-O模型后建立了new trade theory,并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为国际贸易学说打开了新天地,是这个领域里现下的领头人物,希望他能获得一个诺贝尔奖。他在麻省的个人主页为

http://web.mit.edu/krugman/www/

其实更新的主要目的是速递一下现在如火如荼正在进行的网络大事:包皮男和口爆女事件,详细内容请见天涯热贴:

http://www4.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667501.shtml

评论从缺,引用一位仁兄的话:今夜,我们都是武松!

p.s.燕山大学要出名鸟……

每一个论文题目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扯淡

19号要交论文题目,要选择导师,头大如斗。大头大头,下雨不愁……

从以前就有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但总觉得大多都是practically infeasible,心思乱如麻,烦得本座直磨牙。

其实阿,我就是选择恐惧症阿恐惧症,要是随便给我仍个题目让我写,反而也就无所谓了。

看了以前的别的人写的题目,俄地神阿!真是各种各样的想法都有,人比人,气死人。

在烦恼的间隙看了N集武林外传,用手机第一次完整阅读了《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傻笑向左,空虚 向右。《武林》是网络一代的开心果,是如吾等“知道主义”分子的复习盛宴,大受好评是意料之中,收众狭窄也是合情合理,kuso到了一定程度,对于其中很 多典故不了解的人来说,确实会看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部情景喜剧夹杂典故之多,在国内电视界是前无古人,后面来者也寥寥。这可给 广大编剧和制作人提了个醒,中文语境最有趣的段子,除了荤段子,政治讽刺,还有kuso,前两者通不过审查,但kuso一番那些老头子们必然是看的云里雾 里,糊里糊涂就pass审查了,中央台兴许都能随便上。

《成都》太残酷了(我也太落伍了,2001年的头牌小说……),把人心挖开,用掏耳勺一下一下的 挖,然后放在没油的锅里用小火慢煎,亲娘叻。慕容雪村在这部小说里的叙述节奏好到令人拍案叫绝,时光镜头转换如羚羊挂角不留痕迹,处女作么,感情都很充 沛,到了去年的《伊甸樱桃》么……陈重和赵悦的感情刻画真实的如同发生在每个人的周围,赵悦的出墙也无可厚非,陈重干的龌龊事情只怕要多了上百倍,但因为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的问题,估计很多读者刚一开始都看不惯赵悦。

好了,就先写到这儿吧。

考试紧接着是论文,纵使毕业,也有数不清的烦心事,百无一用是书生,即浮躁地不能潜心学术,也无一技傍身去找份好生计,若是书读了许久,工作仍找不到,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何是好,是好,好,好,好……

好自己个头,去选课题先。

小玩艺儿

许久没有更新过了,最近很忙,也不知写些什么了,就列出几个我装在电脑上的小玩意吧。

猫仔队(imop),猫扑没落了,没有了早年的灵气,剩下的多半是恶俗,不过呢,压力大的时候,来点儿俗些的东西也蛮轻松的,大杂烩懒得去,现在有了这个小软件,看些精彩图片贴和搞笑视频,足矣。
酷狗,P2P音乐下载界国内的龙头产品,很早以前用的时候感觉很一般,前几天下了个新版,哇塞,功能已经相当成熟,软件主界面和内载互动杂志页 面可以用“赏心悦目”来形容,边下边听的功能很实用,几乎没有什么搜不出来的歌,歌词库相对较烂,我一般是下载后用千千静听播放。哪怕在海外,下载速度仍 是飞快。作为相似的替代品,如今的百宝听说也开发得很强大。
Xplus,免费电子杂志门户的翘楚,如今做电子杂志的如雨后春笋,素质提高快得惊人,除去那些和传统纸媒联合的收费门户(估计没啥前途),免 费杂志也初露峥嵘。由于缺乏收入激励,文章内容仍欠火候,但个性十足,而且非常精美漂亮,互动也很成熟。唯一的缺点就是,在海外很难登陆,如果不登陆就不 能下载杂志,而且下载速度较慢。
pplive,这个网络电视软件06年真是声名鹊起,而且如今在留学生圈子里使用也很广泛了,基于其P2P原理,现下在海外就非常好用。另外一个也比较好用的是ppstream。

写东西是为了什么

本 来想写“写作是为了什么?“,但觉得题目太大了,我现在写的这些有的没的还配不上”写作“这两个字,然后就改成”写博客是为了什么“,但也觉得太大了,现 在写博客已经不是少数人的行为了,俨然成为了一种全民运动,但这种热情能持续多久,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下来,值得怀疑。写博客人太多,目的大相径庭,喜好参 差不齐,我想不齐全,也懒得归纳齐全,为了不引起攻讦,还是改个更小的题目好了,于是便有了现在这个题目:写东西时为了什么。

其实我觉得写东西蛮累的,一直都这么觉得,比如说这已经是我今天写的第三篇博客了,实在懒得继续 打字,但我刚刚突然有那么一点儿想法,如果任由它溜走,便再也难以抓住并付诸笔端了。即兴写的感觉不错,但随着学习生活的忙碌加上自己的懒惰,写东西的感 觉和心情便总是难以积蓄,所以这些年写的字便很少,即使有,也是和现在这样不成章法,连语句的韵律和感觉也懒得去找了。

在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写作的目的也仍有很多,比如说是发泄,比如说是和人交流交友,比如说是 因为受到期待,比如说是期待有人回应,比如说是记录生活,比如说是日记,很多很多,罄竹难书。对我而言,写东西是什么呢?首先我肯定我很懒得去写任何东 西,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但我仍是希望自己能够时不时写点儿什么,因为我认为,写作是和自己内心的交流。如果你不去一个人写东西,你永远也不会明白自己 究竟在想些什么。那些在脑子里盘旋的思绪,就算再多,也不会条理清晰,只有变成了文字,才会具现化,固定下来,明确了它们的形象。所以我希望每个人多多少 少都要写些文字,就算不是博客,也至少是日记。只有这样的人才是试图去了解和剖析自己的人,如果一个人懒得和自己交流,那也没有办法去和任何人交流。

我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希望不要让生活溜走,不要让经历消弭。时间谁也留不住,我们看了一本书,看 了一部电影,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渐渐淡忘了。就算在欣赏的时候心情有多么激动,有多么认同,有多么怅然,然而关掉播放器,关掉电脑,过了几天,这些心情也 便逐渐淡漠掉。这时我就会不由地觉得,那些时间浪费掉了,我过往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就算在经历的同时有那么的精彩,但随之便被我抛弃了,我会忘掉它们,忘 却生活某个小细节,它们汇聚成宽广奔涌的河流,随着时间一起,一去不复返,然后我会怅然地发现自己虚度了年华,记不情自己做过什么,某个时候的某个心情也 变了颜色,我不知道自己当时在想什么。每当意识到这一点,我就难过得要死。我希望自己能随时写下来自己做过的事情,眼里的世界,即使多么幼稚,也要记录下 来。当我年华老去,我决不会耻笑自己的无知和幼稚,我会感谢自己花费在写东西上的时间,尽管它们赚不来任何薪水,除了我自己也没几个人去关心,但我会很开 心地看到过往的自己,看到我的生命中经历过的,被我早已遗忘的那些东西。当我垂垂老矣,开始健忘,忘记关门和假牙,但如果可以看到自己打过的字,回忆起自 己年轻时的心情,肯定会很开心的,肯定。

写东西就像存钱积蓄,你存多少,后来就可以取多少,如果你一点儿也不存,那就只能在照片中寻找痕迹了。所以我坚持写东西,为了给将来的自己。

天气预报员的中年危机

作为一个芝加哥电视台的weather man,作为一个路人皆识的知名人士,领着不菲的薪水,住在明亮奢华的高层公寓,甚至有纽约著名新闻节目“你好,美国”送来秋天的菠菜,以及120万美元年薪的光明前程,还有什么可值得抱怨的呢?

也许吧。但除此之外,如果你爱的老婆和你离婚并且痛恨你,一个讨厌的男人整日出入在你以前的家,亲吻着你的前妻;你的儿子吸毒被送入戒毒所治 疗,而且被教导员性骚扰;你的女儿过度肥胖,偷钱买烟,还因为camel toe被同学嘲笑(不懂的话去电影里查);你的父亲对你漠不关心,却被检查出患上癌症晚期……你的生活会是怎样?

尼古拉斯凯奇湖水般的眸子和深沉嗓音的独白永远是导演们的最爱,这次他不是天使,不是财宝猎人,而是一个电视台里的天气预报员,为了让名字朗朗 上口,他在节目里改了一个“银幕名字”,尽管所有的人都只叫他hey, the weather man,然后往他身上扔快餐食品。他的生活糟透了,除了事业上的成功,似乎没有任何可以值得高兴的地方,他一直想改善和前妻的关系,希望能够有机会复合, 然后让两个孩子有新的起点,让生活回到轨道上去。他一直在努力,但事情没有任何好转,前妻又要嫁人了,父亲等待着生命的终结,孩子们一如既往。他一直企盼 着新的工作和巨额的薪水可以让未来的方向有所不同,但尽管来到了纽约大都市,他仍是孤身一人,背着弓箭,在城市的狭缝间怅然若失。人们不再向他身上扔东 西,不再叫他the weather man,却叫他hello america,似乎什么都没有变化。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我们的hello america guy有他自己的位置,在第47消防队的后面,但在海面气球鲍勃前面,身边没有自己的家人,他们在和另一个男人生活在一起,吃完了早餐,正准备出门。天气 是不可预测的,生活也是。

曾经想象过自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也许会有那些强壮或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品质,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可能性逐渐剥离,最终只剩下一个,那就是真实 的自己。大卫选择了真实的自我,去了纽约继续播报自己也不理解的天气,the weather man,这就是他,他的名字,他最终发现的自我,除了这个,一无所有。

这部电影节奏很沉闷,如果换一个人主角和旁白,也许我早就快进删掉了,尽管对于其中的有些桥段不太理解,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充实的,尤其是他回忆调料酱事件时那些走在路上的心理活动,绝对是个亮点,太精彩了!

在影片的最开始,镜头移过芝加哥湖面上逐渐裂开的冰,我甚至联想到这是否又是一部“后天”,但后来发现相差甚远,只是一部讲述中年危机的电影罢了。电影的进展像主角的心理一样力不从心,可以想象得到一定群体的共鸣,也可以想象票房的凄凉。

买到机票了

easter 打算回国,但一直懒得买机票,不太理解自己的这种惰性……anyway,昨天给王朝打电话,经过一番比较,就订了3月14号回国的机票,而13号则是交 econometrics project的截止日期,从国内返程的日子是4月3号,虽然只能呆短短的两个多礼拜,但也义无反顾。

由于从前从没坐过东航,昨晚就在网上google了一番,没想到东航在上个月刚刚开通了西安到伦敦的国际航线,上海转机,但直接在西安就可以出 入关了,着实方便了许多。今天确认订票和付款的时候,我专门问了一下,原本我订的票在返程的时候还不是联票,我就要求对方核查一下是否还有同一天回程的直 航联票(事实上我昨天晚上在东航网站上已经查到那次航班最便宜五五折的座位还有很多),天可怜见,果然还有票,于是火速改成直航,这下就圆满了。可以尝试 一下在西安出关的感觉是什么,每年在北京都是人多又受气,另外也不用在回学校的时候提前一天赶到北京了,心情大畅。

算算这两年回国真的是坐过了蛮多航空公司的飞机,英航,北欧航空,德航,法航,国航,这次再加上东航。

回国之前就努力学习吧,拼了。

垃圾软件,又见垃圾软件

今 天不晓得从哪里中了垃圾软件的招儿,把机子弄得乌烟瘴气,中文上网,实名,网络猪,弹出广告,etc,比较有名的垃圾软件一个都不少,真是绝了。先是可以 卸载的就卸载了,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可以自己卸载的软件太善良了,手动删除一部分,可以在常规模式下手动删除的也很善良,然后在msconfig里关掉 了一些垃圾启动项。进行了这些常规操作之后,仍然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每次开机右下角的时钟变成了诡异的农历模式,一看就是加载了软件,但不能探查路径, 隐藏在windows时钟的后面,而且时不时地跳出易趣之类网站的广告。我折腾了半天都拿这个垃圾软件没办法,只好上网到处搜索,寻找头绪。

原来这是彩信助手MMSAssist加载的项目,判断方法是用hijackthis扫描,可以在最上面看到这个项目:
BHO: std software - {6A512BF7-EC78-4e8d-9841-6C02E8FA9838} - C:\WINDOWS\SYSTEM32\stdup.dll

另外扫描结果中下方的鼠标右键项目也可以看到彩信助手MMSAssist的项目,如果看到这些就没错了,这个可恨的垃圾软件,在很多小软件里现在都嵌入。旧版本的MMSAssist还好,从Hijackthis里修复相关项目,然后在安全模式下删除

C:\PROGRA~1\MMSASS~1\整个目录
C:\WINDOWS\SYSTEM32\stdup.dll

但新版本的MMSAssist建立服务,以至于stdup.dll无法彻底删除

[StdService / StdService]
这项服务在hijackthis里查不出来,禁止方法是:

开始→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管理工具→服务→查找StdService→右击→属性→启动类型→禁止→应用→停止→确定

然后重起电脑,按F8键进入安全模式下,运行hijackthis,勾选之前提到的关于MMSAssist的项目(如果之前没有修复的话),然后再勾选

BHO: std software - {6A512BF7-EC78-4e8d-9841-6C02E8FA9838} - C:\WINDOWS\SYSTEM32\stdup.dll

选修复,于是这三项都被删掉了。

双击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选项卡--单击选取"显示隐藏文件或文件夹"--清除"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推荐)"复选框。在提示您确定更改时,单击“是”--单击“确定”。

然后找到如下文件并删除Lwv!g
C:\WINDOWS\SYSTEM32\stdup.dll
C:\WINDOWS\system32\STDSVER.DLL0)=
C:\WINDOWS\system32\stdcache\整个目录

以及
C:\PROGRA~1\MMSASS~1\整个目录
C:\WINDOWS\SYSTEM32\stdup.dll

我这次遇到的情况更多些,还有个可以被卡巴诊断出来的木马文件,是在program files里的wint文件夹,似乎也是这个垃圾软件产生的,看来木马和垃圾软件已经不分家了……我于是在安全模式下也删掉了这个文件夹(晚上有些人的情 况是这个文件夹出现在system32的目录里)。然后重启电脑,一切恢复正常。

除了……

开机时系统提示,C:/program files/wint/wint.dll无法加载,我这下慌神了,难道我判断错误,删错了?!然后意识到,这只是因为木马程序加载失败而已,寻找到这个服务,把它禁用了,再开机时就没有这个提醒了。禁用发法为:

右键点“我的电脑”——管理——服务和应用程序——服务,找到wint,双击它,把“启动类型”改为“已禁用

经过N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把电脑清干净了,虽然很麻烦,但也长了不少见识,据本人估计,由于MMSAssist的普遍横行,估计30%的人机子 上都有这个垃圾软件,只是没有察觉而已,有些人的机子经常弹出比较正常的广告,多半就是这个原因。这个软件既烦人,也占用带宽,而且新版本捆绑较多垃圾, 比较难删除。以前在给朋友修电脑的时候在hijackthis的扫描结果中看到了这个项目,但没有多留意,这次终于明白了。

如果谁遇到类似的问题,请用上述方法解决。

读《韩国农民为什么跳海》有感

今天在FT中文网阅读到一篇文章《韩国农民为什么跳海》,链接如下

简单说来,本文作者认为”自由贸易“是好果子,完美无缺,阻碍自由贸易的都是脑子进水,就如同阻 碍自由恋爱,于是乎那些在前几日香港世贸谈判时,以跳海抗议的韩国农民便成了典型的不懂经济学逆天而行的蠢蛋。作者进一步证明,他们不仅是蠢蛋,而且是别 有用心的蠢蛋,阻碍了广大群众共同富强的道路。最后,作者严肃地提出,大家别谈判了,都回家读一读经济学书,然后直接全开放海关好了,呜呼,世界大同了, 大伙儿都开心。

我认为这个作者是典型的自由贸易吹鼓者,他究竟懂不懂经济学,我并不了解。但就这个文章来讨论问题,大伙儿真的都开心了吗?不然。

首先,作为基本常识,自由贸易确实可以提高贸易双方总体消费水平,但同时任何一套贸易理论都承 认,贸易会产生收入分布不平衡。自由贸易带来了总体利益,但却得付出代价,缺乏相对竞争力的本国产业会被排挤,产业内的工人将会面临失业。贸易的收益是分 散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的消费者身上,但其代价则集中到单个产业及其劳工群体。经济学家都知道,贸易的收益由于分散,所以很难量化,而且贸易的受益者也并不会 感到明显的受益(一般表现为更多样化的消费选择),但贸易的代价承受者会感到明显的影响和打击(表现为失业),受到打击的群体更容易团结起来给政府施加压 力,这才是抵抗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源泉,而并不是什么别有用心或是不懂经济学。作为一个自由贸易者,即便你舌灿如花来说明自由贸易的好处,但如果没有明确 的补偿,你没有任何权力去剥夺个体的工作和利益,来博取更广泛的利益。这的确会带来政治难题,但也是政治优越之处,经济理论不能成为空中楼阁。

其次,难道笔者你就那么确定自由贸易和全球化会带来好处吗?满篇提到的分工生产,你了解会导致什 么样的后果吗?自由贸易的优劣,当前的理论并没有定论。经济学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学科,正是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烦恼使经济学这么有趣和繁琐。当然,自由 贸易不可否认会带来效率,消费多样化和分工生产以降低成本是可以简单推测的。但比较优势产生的分工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发达国家资本生产力具有比较优 势,于是分工至资本密集产业,也就是高科技产业;欠发达国家现阶段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那么就分工至劳工密集产业,也就是简单加工业。这也许会产生世界贫 富格局的进一步加大,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既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也对全球经济稳定性带来不好的影响。

贸易经济理论仍在讨论当中,自由贸易和全球一体化究竟会导致什么结果仍毫无头绪,所以即便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也不能随随便便就下结论,然后逼着大家都开放。会像此文作者这么说的人只有两种,一是政治家,二是无畏的无知者。

还有,在此文举的例子是农业,地球人都知道,农业是敏感部门,在WTO谈判中,各个国家最不让步 的就是农业。一个政府不能因为自己在农业不具备比较优势而放弃农业生产,从此只靠进口,这是绝对不可能的。韩国政府在农业方面取消补贴,放弃堡垒,肯定是 不得已的谈判屈服,作为韩国农民必然得从另一个方面来抗争,估计这也是政府所希望看到的。而在作者笔下,却变成了“继续妨碍其同胞购买外国产品”和“继续 占其同胞的便宜”?!我难以想象,如果让中国人每天吃的粮食大部分依赖美国进口,然后我们放弃种地,不知道这每天的饭是否吃得安稳,若是哪一天对方给我们 断粮了呢?所以说,我对此文作者的智商(或者意图)表示严重怀疑。

更新阿更新

好久没更新了,懒。
汇报一下近况:
赴了一趟伦敦
买了五件FCUK打折的衣服(考虑代言ing……)
逛了一圈大英博物馆
吃了两天china town
做了一顿大餐
吃了一次伯明翰中国烧烤作为年夜饭
打了两夜升级
写了零份作业
看了几页笔记
借了一本书
还了三本书
发了N天呆
睡了数百个小时
……

亲爱的,我想留下一些痕迹

亲爱的,我想留下一些痕迹,任凭旋转飞扬的落叶抹去年华的眼角纹,你踮起脚尖,如花朵在清晨的楼道间穿行。

亲爱的,我想留下一些痕迹,下午六点二十一分的教室安静得有些空灵,你的桌子藏在那里孤泠泠的,让人心疼。

亲爱的,我想留下一些痕迹,十几岁的梧桐被一夜的风雨推倒,然后被电锯切成一节一节,拉上卡车运走,他们栽上了新的树苗,我还叫不出名字,便搬出了那间老鼠肆虐的屋子。

亲爱的,我想留下一些痕迹,那些总被忽视的快乐片断在梦境中偶然闪过,而我们在阳光下与忧伤苦苦纠缠,穿过人群,穿过马路,我回到雨后初晴的街角,那间约好的咖啡店。

亲爱的,我想留下一些痕迹,你剪去长发,然后又将它蓄起,你转过头,不愿让我看你,却在下一个定格,笑魇明眸。

亲爱的,我想留下一些痕迹,围上大大的围巾,遮住口鼻,在寒冷中回忆温暖,那些听不懂的语言漂浮在身边,抽离成一场默剧。

亲爱的,我想留下一些痕迹,愿像青鸟一样自由地飞翔,逃离这苦闷而执着的大地,盘旋于烟波浩淼之间,忘却疲倦,耳边只有风掠过的清凉。

头文字D

分两天看完了周杰伦同学主演的头文字D,感慨万千。非要说出我脑海里第一个感想的话,那就是,与周主角比较的话,我终于认识到陈冠希的演技也算得上是“成熟”了。

整部电影节奏感和画面很好,音乐也很炫,是一部非常非常不错的赛车电影,CG用的很到位,没有任 何突兀的地方。100分钟的电影,完全可以把观众全程吸引在座位上(废话,原著那么充实,怎么都可以凑出部很紧张的电影来,而且漫画一开局的包袱抖得便很 经典)。唯一比较气氛诡异的地方就是周杰伦的演技了,当然,作为第一次演戏的人,不能期望太高,至少我觉得他在开车时一只手握方向盘,另一只手架着脑袋的 pose还是蛮cool的。但问题的关键就是,他整部电影都只是在耍酷而已陈 冠希至少都在耍酷之余也并没有丢掉角色的感觉。看过周杰伦访谈的人都知道,周杰伦是个时刻注意形象,长城倒了势都不能倒的家伙,看来在电影里他也并没有放 弃自己的原则。他的表情很少,所以长镜头都不敢给太多,害怕冷场,幸亏这部电影镜头基本上都是利落的快剪。影片最后,周扮演的拓海看到心爱的女朋友援助交 际时,大恸,给了一段较长镜头的哭戏,果然冷场了……(乌鸦飞过)。周同学为了掩饰表情的不足,衍生变化出很多手部动作,最后还摆回了我欣赏的那个 pose(看来他自己也比较喜欢),然后过了几个镜头,这部电影就莫名其妙地结束了……鉴于结局来的过于突兀,所以我估计制片商留了一手,反响好的话,就 拍续集,漫画素材太多了所以不用担心没什么可拍,原著里拓海进车队了也有很多场很炫的赛车。

除了周杰伦太嫩了一点儿,整部电影还是很好看的,陈冠希很帅,陈小春客串了一下也很酷,黄秋生我总是那么的欣赏,另外赛车场面丝毫不逊色于漫画本身所带来的憧憬,就冲这一点,这部电影就很值得看了,——大多电影改编都会遭到原fans骂街的。

辛瑞那

我说过不喜欢看严肃题材的片子,太费脑细胞了(本来就没多少)。但最近刚考完试,比较闲,所以在百般思虑之下,在冯育同学的严重推荐之下,我欣赏了Syriana。

由于分两天看完这部电影,加之这部电影实在是非常的晦涩,当我看到结尾字幕出现的时候真的是一头雾水,之后google了半天才有所了解。

这部电影采取的叙述手法是广角镜头,多线,多主角(也可以说是无主角),交替推进,对故事本身不进行任何废话的解释,旨在引导观众自己思考(太 高估我们的思考能力了,寒……)。拍摄手法竟然是两架手提摄影机,怪不得我看的时候头晕,目的是得到纪录片式的效果。总的来说,宗旨是表现巨大世界里每个 人都是小小棋子,每个人能力极其有限,对真正的内幕了解也有限,但会从不同侧面影响世界的局势,然后错综复杂的网络就悄然展现在观众面前。

由于故事复杂,短短几句话想要解释起来很困难,加上我比较懒,所以还是留给大家一个悬念,自己去看看吧,反正这部电影确实满不错的。乔治克鲁尼 为了此片一个月增肥35磅,敬业阿,我看的时候完全认不出来他,看来男人就算再帅,胖个十数斤形象必然大打折扣。但看必整个电影觉得他牺牲这么大也没什么 回报,由于是多主角,所以他的戏份也并不算太多,主题也不是最鲜明的,效果也不是最让人回味的。

由于我暂时对这部电影了解不算太多,所以还是别献丑了,以后再看一遍再发表评论。一如既往,献上本电影的海报一张,over。

阿修罗城之瞳

刚才好不容易写了一大堆影评,没想到发布失败,也忘记保存了,付诸流水,这个凄惨阿。心情大差。

看完了这部电影,为那110分钟稍稍默哀第二次,第一次竟然没成功。

对日本古装片一直以来就比较失望,至今没有一部片子来转变我对它们的看法。日本其实在CG,动慢和编剧方面都很出色的,但一旦转化到电影上面, 就令人心伤了。即便是这个号称大制作的片子,实际效果也像是90%在录影棚里完成的一样。CG用的很多,但效果和flash类似,整体画面比较阴暗,布景 差到令人发指。在电影最开始的时候杀鬼队在江户城砍杀群鬼的时候,我蓦然间产生了时光倒流的错觉,似乎像是回到了60年代某劣质电影的片断中。这些鬼拜托 你们敬业一些好不好?眼睛冒绿光,被砍喷绿血,就敢自称是鬼了吗?配乐方面出乎意料的好,竟然用了很多英文歌。

印证了我一开始的印象,经查证,这部电影确实是由很著名的舞台剧改编的,我很勉强地快进看完了,日本古装舞台剧类型电影的节奏慢到地球毁灭。地 球人都知道日本人演戏比较做作,在现代剧里感觉还不算很大,古装剧里就比较露骨了。如果把那些无意义的pose和慢镜特写删掉,整个电影能短三分之一以 上。我整个电影里看的最津津有味的地方,是其中男主角出演日式戏剧的那部分,其中化妆和面部表情非常有趣。

整个剧情非常简单,鬼王阿修罗在人间的化身是个小女孩,如果她被人杀掉,怨恨就会使她成为一个年轻女人,如果不巧这个女人和杀掉她的那个那人相恋,阿修罗便会复活,人间就遭殃了,然后可想而之这个男人就是男主角,之后便是一个很俗的爱情故事了。

男主角市川染五郎演技很好,配上那双桃花眼,确实有一种玩世不恭的感觉。(能欣赏的前提是你入戏较深:))因为我很喜欢他在和风戏剧里的表现,所以就google了一番,没想到竟然家世斐然,他妹妹就是松隆子。女主角是宫泽理惠,演技不予置评。

总而言之,对非日本观众而言,这部电影较为做作和无聊。网上竟然还有一些好评,不过一般都是指向男主角的。

为了这电影重写一遍blog,我真是越来越佩服自己的无聊了……
顺便给出一些影评链接:


天使之城


昨天晚上宿舍的网络突然断了,一时间空虚无比,只好在硬盘里找电影,有个文件夹没名字,打开一看是city of angels,当时想想应该不会是太严肃的片子于是就开始看了。最近对于题材严肃气氛肃杀的电影严重排斥,本来就累,没必要再给大脑增加负担。

观毕,还好,这电影举轻若重,想让人沉重来着,但效果有待商榷……

Nicolas Cage本人有股神经质的气质,所以演seth这个坠入爱河的纯真天使还蛮适合的,他的瞪起来眼睛又蓝又大又深邃,影片一开始猛来他的长镜头特写,我就在 心里笑:这家伙肯定把眼睛都瞪疼了……不过Nicolas的眼神很空灵,第一次和Meg Ryan扮演的外科医生在医院走廊里对话,Meg就小鹿乱撞,肯定不是那傻到喷饭的台词的功劳,Nicolas的纯真空灵的眼神给这莫名其妙的爱情故事增 加了一定的可信度。

这个电影我记得好像是一个欧洲电影的好莱坞重制版,剧情很简单就不复述了,整个电影感觉像一部超 长MV,画面感很好,虽然刚一开始以移动的高空俯视镜头扫过洛杉矶无数的装酷黑衣天使这一段,差点儿让我把可乐都喷出来了。由于大伙儿都是无所不能的天 使,所以这部电影为了制造轻盈的气氛,把”瞬间移动“这种电影特效用到观众都可以猜出来的地步,我开始还以为导演只会这一招,但后来Seth堕为凡人后, 给了他一段在公路上又跑又跳的长镜头,身体突然显得那么的笨重,我这才发现导演对节奏掌握的厉害之处。

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恐怕是它的原声音乐了,我这才知道玛丽亚凯利的angel就是天使之城的主题曲,本来就很喜欢,在电影里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和贴切的歌词,真是让人心潮澎湃阿。


至于最后的结局……我只能说,见仁见智了,反正它是青菜而我喜欢萝卜。

关于许久不见的bank statement

由于好久没有收到bank statement了,所以昨天去了趟银行询问,cashier查了半天,说不对啊,记录上显示每个月都有寄出来的。我回答,反正我是没收到。闲扯了半 响,给我了打印版statement,顺便还忙里偷闲办了个saving account,然后我就扯乎了。我也晓得natwest的办事效率,事儿能不能办成纯属听天由命,结果今天早上,许久不见的statement翩然而 至。

来英国也算是不长不短的日子了,很多方面却惭愧地难以出口,比如说至今从没去过伦敦,比如说直到几个月前还没签过手机和申请信用卡……如有要咨询英国生活的同学,千万莫要找在下。

四年前在爱丁堡的时候,还属于小P孩傻乎乎什么都不懂,只是在苏格兰皇家银行开了个简单的账户,只有提款卡。有好友名叫Bill,疯狂开户,手 里的卡多到可以打扑克,我们就揶揄他,称他为卡王。当时在爱丁堡分行遍地的是苏格兰皇家银行和苏格兰银行,而英格兰的HSBC,NATWEST和 BARCLAYS都只是在市中心有办事处而已,所以对于BILL的行为甚是不解,那些卡最多能当茶杯垫用或者在ATM上改密码玩儿。然而时过境迁,当我来 到英格兰多年,方才蓦然领悟到BILL兄当年的高瞻远瞩。

现在找HSBC开学生帐户(甚至普通帐户),申请个信用卡,对方脸上的牛皮轰轰简直可以把你羞辱致死,心惊胆战地在家等待数日,寄来的多半是 reject letter。遥想当年,随便把那家银行的门拉开一个小缝,里面的assistant manager就热情地把你迎进来,泡杯咖啡拼了老命磨尽嘴皮期待你开一个账户或者申请个信用卡,你还可以很大爷地拿一些开户礼品。然而这两年,中国学生 信用下降得比中国队输球还快,我还什么都没搞清楚呢,大银行的switch card基本上就已经对中国学生关上大门了。所以只能手持连火车票都不能买的NATWEST SOLO card,得过且过。不是我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得快。

手机也是这样,早些年签手机很方便,在爱丁堡任何一家店里都会被店员“热情”地强拉签合同按手印,而我前些天第一次去考文垂市的 phones4u签手机,居然被要求交纳150镑的押金。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大的变化,原因大家也很清楚,也不能怪谁,只能说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变化总是反应 迟钝些,跟不上节奏。无所谓了,押金交便交罢,反正我也不会赖账,solo卡也挺好的,只要tesco能用就行了,乡下的生活也不需要什么现代化的工具 么。

银行帐单来了,蛮高兴的,不用再跑一趟了,每次去银行都好像场面活儿一样,你在玻璃这边义愤填膺,她在玻璃那边点头称是向上申报然后让你回去等 消息,这一等就等成望夫石了。反正除了签证时候急着四处找银行帐单,别的时候有没有也就是那回事儿了,套用某人的口头禅:慌啥?……

2007年1月23日星期二

随感随感

这两天在宿舍里上MSN SPACE的速度很慢,极大地打击我更新日志的积极性,看来很小的transaction cost的确会引起一定程度的rigidity,寒……
考试期间疲劳过度,之后的日子经常是处于半梦半醒之间,闹钟对我已经彻底不起任何作用了。前天和 冯育去了一趟附近一个叫荣华的中国餐馆吃了点自助餐,算是考完试的庆祝了,听说在伯明翰的分店有火锅来着,但这里只有铁板烧,也不错了,还蛮fancy 的。吃喝途中拿手机拍了一小张照片,上传一下,至于摄影技术不予置评。
这个学期面临选课,也是一头雾水,所以所有的课都准备去听听,选择的余地确实太少,不过回头想想,如果options很多的话,会把人数分散得太过厉害,资源利用会比较低下。
去听了macro developement and transition这门课,虽然比较喜欢,但还是对于seminar base的课程比较紧张,成绩毕竟是比较重要的,惭愧。第一节seminar就提出了俄罗斯和中国两种不同转型的case study。无论从任何数据上来比较,中国79年之后的渐进式转型都要比俄罗斯91年的 ”一夜资风“ 要有效的多。仅从俄罗斯1992年一年的time series来看,批发价格指数增长近20倍,消费价格指数增长10倍,而因为存在着rigidity,工资指数增长较缓,所以生活标准实际上是降了。与 之相比,中国胜在通货膨胀率始终控制在一个良好的区域,甚至可以说很低。更由于土地改革提高了农业效率和生产力,所以总体上的生活标准是出于上升趋势。
经济学界一般将中国的经济腾飞大部分归功于中国超高的储蓄率,课堂上教授给出的数据是GDP的 130%,个人认为比这个数字应该还要高的多,这么高的储蓄,足够应付任何额度的财政赤字,还有很大余力刺激投资。俄罗斯在这个方面就比较可怜了,民众对 于银行的信心较低,由于存在高通胀,所以宁可保持现金,这就造成俄罗斯保证金缩水,引起金融系统恶性循环。
地球人都知道,早年中国的储蓄利息很高的,高到可以当作半个工资,但这些年利率就非常之低了, real interest rate绝对是负数,但储蓄率还是居高不下,这可帮了中国经济大忙了。要知道,中国的银行系统可是烂的没办法说,前一段时间按运作效率排在世界上仅高于非 洲几个国家的银行。都是因为要给摇摇欲坠的国有企业持续发放贷款,所以坏账率高到不敢偷漏真实数据,要不然前一段注资400亿美元作甚?教授还给了个数 据,说是如果考虑到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所隐藏的数据,真实的财政赤字在91年也许已经达到了GDP的接近7%。仅仅比较财政赤字的话,俄罗斯这些年来比中国 要做的好些,幸亏中国的储蓄率如此之高,所以给脆弱的银行系统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并且支持着这么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国现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银行体系,这 两年都是财经头条,现在融资上市也许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从合作银行方学习”真正的银行“应该如何运作。
教授上课把中国超高储蓄率归功于良好激励机制构造,我认为这并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因素一是在与中 国人的理财习惯,因为其他的投资手段在中国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吸引不了太多收入,前几年股市热确实吸引了很多储蓄,但这也是少数,而且这两年股市形势也差 到令人齿冷……另一因素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那就是贫富分级。贫富分级在中国很明显,所以消费价格也相应产生巨大差,尤其在大额,甚或必须消费上,比如房 产(房产泡沫),子女教育(教育产业化),和医疗(医疗改革),增长速度绝对高于平均工薪增长速度。为了应对未来昂贵的大额消费,在工作的前期必须抑制消 费,进行高比例储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国有企业的改制。众所周知,以前的社会保障的重任是分摊在国有企业头上的,企业保证自己员工的退休金。但与 此同时,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加上投资手段匮乏的金融环境,造成了养老金实际很难保证的情况。并且借着这两年国有企业改革的风潮,这些企业都急于摆脱这些 社会保障的负担(利用各种方法,甚至耍无赖……)。作为普通职工,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为了保障自己退休(或下岗)后的生活,只好抑制当前消费,进行高 比率储蓄。
基于以上种种提到或者没有被提到的原因,中国现阶段尽管处于负实际利率,但储蓄率仍然高居不下, 所以有效的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尽管很大一部分储蓄被无效率地消耗了继而成为坏账。所以我认为仅仅用新凯恩斯学派的拉动内需和消费为主的经济哲学是不尽然适 用的,中国经济消费低迷不是经济原因,而是结构原因。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刺激消费实际上相当于对高收入人群施加消费税(高消费群体购买奢侈品的比率逐年 走高),可以烫平贫富差距,充当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力。但如果仅仅从这方面着手,也许会付出一定的社会成本,比如低收入群体要在这几年体验”真实“生活标准 负增长。
这是昨天在课堂上和课堂后的一些想法,趁着没忘,赶紧贴上来,以后有机会再慢慢展开。

横身一觉已千年

上 个星期的考试真是一种折磨,星期四下午考微观,星期五早上考宏观,下午考数学,对于排考试时间表老师的智力我深表怀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恭敬地双手奉上tuition fee,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好埋头复习,忽略新年,迎接考试。新年的晚上是在learning grid通宵自习度过的,可以谓之凄凉,亦可以谓之充实,12点前下楼给一些朋友敲了几通电话祝贺一下新年,也算应了些节日的景。我唯一的抱怨就是, TMD咖啡机,吞了我1镑20P。

即便是再痛苦与难熬的日子,也终会过去,每每在考试前复习到头昏脑涨想要撕handout的我都这么勉励自己,我会想象考完试那一刻掷笔的轻松与爽 朗,会想象走出考场时第一缕风飞扬发梢的清凉,会想象一切能让自己继续坚持下去而不抓狂的美好如斯的景象。走进考场,考试开始了,然后考试就结束了,出门 后脑袋只是发胀而已,天空总是阴阴的,似乎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生命里的又一次考试罢了。

记忆好似旅行时的相机,只会留下那些重要景点的片断剪影,之间的无聊路程在多年后往往会被遗忘的一干二净。我们经历压力,压迫自己,总是使自己面临 着似乎无比重要的事件与时刻,而时间不急不缓地流过,然后这一切成了记忆中的某一张相片,那些焦躁,不安,烦闷和压力化成了一个不甚清晰的笑容或苦瓜脸, 蓦然间无足轻重,被遗忘的令人害怕。

很累,于是就睡着了,醒来后已经是10个小时开外的第二天早晨,10点还有课,赶忙爬起来洗脸刷牙,背起书包跑出门去。走在校园里,感觉似乎没有什 么不同,一个学期又莫名其妙地开始了,生活仍旧无聊如昔。我突然想起自己曾经在某个堆满纸张的书桌前愤懑不堪地告诉自己,再过几天,就可以爽了……但现在 也并没有感觉爽到什么地方。因为我已经忘了那时的压力与烦躁,一干二净。考试过去了,那许诺中将要享受的清凉的风,难得的一觉睡到自然醒,还有许久未曾留 意的星恒满天,也被遗忘了,那些曾经想象过的美好如斯的景象变得稀疏平常,留下的只有怅然若失,和稀里糊涂。我走过空旷的草坪,扎身熙熙攘攘的人群,从天 空中便再也看不到了。

借书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围绕黄金屋和颜如玉的争夺不难理解,但我还从来没有预料到借书也是这么残酷的斗争。
事件背景:大学图书馆今天开始闭馆休假(12月22日),直到1月3日才开门。与此同时,有一些 科系在1月2号开始的这个星期会有一系列数目不等的考试,所以现在这段时间就是临阵磨枪最后冲刺的关键时期,而图书馆却在此时关门,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Ordinary loan和3 days loan原本就没指望能借上,所以我一直都是去图书馆借为期一天的short loan看,一旦关门,就意味着连short loan都看不成了。3号开门,5号6号就考试了……残念。
昨天去了伯明翰逛街,回来奇累无比,10点就倒头大睡了,早上把闹钟按掉了无数次,一直处于半昏 迷状态。到了八点多,我在半梦半醒间突然莫名地开始琢磨,今天是图书馆开门最后一天,那么应该今天借的short loan是1月多才还吧,想到这里我一个鲤鱼打挺就从被窝里窜出来,以豹的速度洗脸刷牙,嘴里叼了片儿面包,然后夺门而出飞奔至图书馆2楼short loan区。当时是早上九点,图书馆法定开门时间仅仅过去了半个多小时,但展现在我面前的short loan区已经是满目疮痍……许多书架已经处于半空的状态,我赶紧杀至经济类所在书架,天可怜见,有一本我需要的微观经济的书还在,我赶紧拿了一本,然后 去self-checkout machine检验,不出所料,收据上显示的归还时间是1月4号。除了这本,别的处于reading list上的书全被借空了,就是在之前的半个多小时内……
研究生可以借最多两本的short loan,可见很多同学都已经来过了,我也只好借了另外一本虽然不是在reading list上但仍然很不错的game theory的教科书。顺手又借了一盘DVD,Jack Nicholson的经典As good as it gets。
我随即想到,由于从20号开始预定书的网页就down掉了,所以只要昨天(甚或前几天)把要借的书借了,然后今天11点以前晃晃悠悠来到图书馆renew,这样就不用一大早起来急匆匆地赶着图书馆开门来抢书了。
还有一个比较阴险的战术是,在较早看到所需书3 days loan出现的时候(确实得比较早),然后把它藏到图书馆的某个角落(图书馆很大的,但注意放在别的书架上,如果工作人员在reshelve那个书架的时 候看到,会被放回原来书架的),在图书馆闭馆前三天把这本书借出去,这样别人就算预定也没用(预定只对借出的书有效,在网页上显示available的书 还是可以顺利借出的)。但这个方法太狠了,我一直还没有能够拉下脸皮去使用。

博客已经搬家了同学们!

  上一个日志已经阐明了我的博客搬到了MSN SPACE,但似乎太罗嗦了所以有些人没察觉到,这次再次声明,新blog:
  
  http://spaces.msn.com/members/yyb1006......

博客搬家预备ing……

  一直用的是天涯的博客,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是有感情的,博客也不例外。有人说blog的存在像是识别你在网上存在的一个标志,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自己 在网络上的小家。当然,不管你怀有多么美好的感情和多么坚定的信念,如果回家一趟光是对付那把老锈的锁头都要耗上数分钟的话,那么你原本想要进门收拾一下 的愿望必然会大大降低。这就是我现下的问题,在宿舍里上网想要打开国内的某些特定页面,有些时候是需要大智慧大魄力和超越常人的耐心的,寒……尤其是国内 那些博客服务器。
  
  天涯博客是我注册的第一个地方,虽然比较简陋,但“当时”打开速度还算比较快,所以就定下来在那里安家落户 了,没想到现在每况愈下,每次成功地登陆打开了日志编辑页面,我都要兴奋地去还愿。更新博客是需要突然的冲动的,而本人的冲动往往在五分钟之内就自然消散 了,这就是为什么最近一年来博客更新很少的原因。当然,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比20岁以前要懒了20倍。
  
  这两年对博客已经 不像最开始那么热衷了,所以对天涯那边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凑合就凑合着吧。但前几天到新浪的什么第一届博客大赛浏览了一圈,这个大赛的最大噱头就是很 多名人被新浪的编辑不知疲倦地用电话空袭式骚扰,然后又被所在公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际上就是被迫开始了自己的处女博客生涯,本来以为这些博客会变成很程 式化的东西,没想到后来发现还是很有意思的,真的是很有意思,所以特别给出链接如下:
  
  http://tech.sina.com.cn/focus/blog_05/index.shtml
  
   名人啊成功人士阿,有个共同的特征是时间少到睡眠不足,就是在这睡眠不足的空档内半应付半新鲜地来进行博客,都要比我更新的勤快。我的博客特征是往后翻 个两三页就完全可以时光倒流到2004年了。我还是个无聊时间大把抓的学生阿,这点让我很是惭愧,与其说整日发呆,还不如像几年前一样写写文章来的有意 义。所以我准备暂时换地方了,至少换一个可以很快进入日志发布页面的博客。以前MSN没有门户正式进入中国,所以在国内登录SPACE也是一件需要运气的 事情,现在不一样了,不知不觉间这个诡异的窄长瘦竹杆风格的博客突然间变成了小资和留学生圈子里的香馍馍了,作为一个一贯以来沦落至追赶潮流车尾气的同 学,我终于偷偷摸摸地去MSN SPACE安家了,地址如下:
  
http://spaces.msn.com/members/yyb1006/
    
  如果有谁偶尔光临这里的话,在未来的这一年里请移步MSN SPACE我的新窝,继续多谢支持哈。回国以后我应该还是回来用天涯这个博客吧。

失眠请来图书馆

  每天晚上去图书馆,渐渐变成一种程式化的行为了。现在是圣诞节假期,图书馆给人的感觉就是荒无人烟人迹罕见万籁俱寂,尤其是晚上,反正就是一层楼里没 几个鸟人。坐在那里,耳朵里听不到什么动静,心里不由就痒痒的慌,暖气的供给这叫个恰到好处,鼻端更没有什么诡异的气味,身旁窗外是一片黑灯瞎火。这种种 的情境,懒洋洋的氛围,最重要的是面前摆着的是无聊到宇宙灭亡的宏观经济学笔记,作为一个normal human being,我没有任何的理由不产生困意,这是正常的反应,是合理的行为,我用仅存的清醒脑细胞做了一系列的价值判断,并在纸上用Hamiltonian Procedure计算了我的Utility Maximisation,最终得出了一个言简意赅的结论:宁睡觉,毋发呆。于是接下来我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一觉醒来,发现 时间还是很早,为什么我平时都可以磨到11点多呢,我不禁对自己产生了无比的崇敬。无聊,还是无聊;发呆,仅有发呆。我环视了一下周围,没有人,思考片 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做几个俯卧撑,顺便可以锻炼一下胸大肌。无聊之极的大脑很快通过了这个议案,刚做了几个,就不知道从哪里杀出来一个图书管理 人员,从身边飘过,使我僵在当场,做不得,起不得,抬头看了一眼,TMD,有种lauph out loudly。
  
  回到座位上,看着前方的表,下定决心,今天早点儿撤,指针一旦指到格林威治时间晚上九点正,我便头也不回地离开这栋催眠楼……
  
  眼皮又渐渐变沉……
  
  抬头看着那块表,决心合理化修正,指针一旦指到格林威治时间晚上八点半,我便一个鲤鱼打挺以豹的速度收拾书包离开这个表走的奇慢无比的异次元空间,我断定图书馆一定是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动,根据相对论……
  
  8:30:55 pm,我站在图书馆外,小风嗖嗖的,头脑异常清醒,甚至可以不依赖计算器精确心算3位数以内加减法,我满意地拍拍自己的肩膀说:言出必行,好样的!

关于智能手机的一些网站

在签手上的这个6680之前,本人对手机可谓是一窍不通,跟别说什么智能手机了。买了手机开始研究, 到现在也算是小有成就,基本也能折腾几下,耍个软件玩儿个模拟器什么的(认为S60能运行SFC模拟器乃是其最伟大的功绩,可惜FF6模拟不能…… 叹……),嘴里也能偶尔能够冒几个专业术语的泡了,看来适应学习能力满强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嘎扩个有何(下巴脱臼了)。

主要学习的途径?当然只有网站论坛了,没办法,本人除了上网再没有什么日常娱乐了(除了吃饭和睡 觉……)。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原来智能手机的论坛多如天上繁星,更恐怖的是每个论坛的客流量都相当大,S60的版上10万帖子都是常事。资源更 是如浩渺银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我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络绎不绝……闲人还是多阿。

最开始去的是国内比较有名的手机资源站,比如手机之家和友人网:

http://www.imobile.com.cn/

http://www.younet.com/

这两个网站的类型相似,都是资讯为主,论坛就差许多了,基本上是按照各个手机型号开的小坛子,这样就大大分散了同一系统手机用户的注意力,比如S60有Nokia3230/3650/6260/6600/6630/6670/6680/6681/7610/N70/N90/N-Gage/Panasonic X700/X800/ Sendo X/Siemens SX1这么多的型号,在这两个网站的论坛里就被分成这么多的小讨论区,自然人气差一些,当然,瘦死的骆驼那个什么,6630和6681里面的人气还是蛮旺 的。走的是资讯风格,资源自然就差点儿了。

还有一个类似的地方是崔老弟介绍的,手机玩家俱乐部,风格也类似,资讯少些,资源多点儿,但也有限:

http://www.joyes.com/

对了,我也蛮喜欢太平洋手机频道的,太平洋的几个频道做出来都蛮有专业感的,电脑和游戏主页都是我经常逛的地方,据说有聘请有偿测评的人士。

http://www.pconline.com.cn/mobile/

智能手机论坛就多了去了,我就简单列举几个我常去的地方。

BWO智能手机中文网论坛。这个,暂时打不开,服务器有问题。这个论坛是我最早经常去的,前几天打不开了,惆怅,这才发掘了其他的好地方,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http://www.bwo.com.cn/forum/index.php

3G365智能手机中文网,是我这几天上的论坛,因为这是唯一一个我在这边可以快速下载附件的论坛, 别的论坛附件下载,那叫个噩梦阿……在这个地方下载了很多游戏,但除了泡泡龙,别的都懒得装。这几天装了个中文JAVA游戏,叫侠侣仙踪,虽然画面让我受 不了,但仔细玩儿了下,发现其中对话和故事背景都是蛮书卷气的,感觉不错。

http://www.3g365.com/

另外还有两个,一个是号称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中文网论坛的WDA手机中文网,另一个是专门下载手机视频的Shouj.com,看到这个名字我的汗都下来了……

http://wda.com.cn

http://www.shouj.com

好累好累,今天在图书馆待了一天,心力憔悴,更新个博客也算是休息一下。下午在房间里的时候看见窗户外面有只狐狸,拿出手机拍照,可惜晚了一步,那家伙听见我开窗户的声音就一跳一跳蹿到树丛后面了,可惜。下次炖点儿鸡肉引它出来,就不信拍不到了,嘿。

伯明翰归去来兮

  今天跑了一趟伯明翰,在学校里做12路公交车去coventry火车站(寒风中等了45分钟,放假您也别把车次减少阿,本来就够少的了……),然后坐火车到伯明翰,10点以后的cheaper return才2镑45,毕竟是近阿,20分钟左右就到了似乎。
  
  伯明翰去了一趟警察局,陪冯育同学report了一下签证续签,无意间竟然撞见了以前死活找不到的LV店,估计以我的路盲程度下次可能又找不到了,反正是在一个公园和一堆银行大楼附近就是了……
  
  然后去china town(姑且能称为town的一片诡异范围,我倒是看到了正式的路牌上写着是china quarter)吃了顿午饭,自助餐4镑99,还蛮便宜的,味道也不错,使劲吃了好多豆腐和牛腩,还喝了一碗哈浓的椰汁西米露。然后大腹便便地开始逛街了。
  
   在bullring里来回看了一圈,没什么可买的,第一次见到ipod nano和ipod video的真机,感动ing,真是,好迷你阿,甚至60G的ipod video感觉都不会比ipod mini大多少(至少要薄很多),更别说夸张至极点的nano了(小到不敢相信),希望屏幕有所改进的新版出了以后可以下定决心买一个。第一次看到 xbx360的实际游戏效果,画面好清晰,不过得有钱买正儿八经的720p电视,现场的那个三星真是好爽。
  
  好不容易来一趟伯明 翰,最后还是决定买点儿东西,于是本人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买香水鸟,不容易啊,POLO的新款black什么什么的,相比其它的那些,感觉味道不会那么刺 激(应该说淡到过几秒就闻不到了……)闻了太多香水鼻子都坏掉了,闻什么都没有感觉,晚上坐在图书馆里才突然觉得自己身上刺鼻的要命,寒。

  然后五六点便逛到无聊就坐火车回来了。

  以下是用手机诡异地照了几张PP,效果不好不包涵拉倒。

不振奋,毋宁扑街

放假了生活真是极端无聊,看书,吃饭,睡觉,上上网,发发呆,日子像流水一般,过去得飞快。最近睡眠多到恐怖,8个小时简直成了minimum,我严重地推算,人的无聊度和睡眠时间成正比。

有了手机后不久,突然萌生了用6680那破烂的摄像头四处照照相的冲动,企图贴到这个博客上,也免了 我写不出来东西的尴尬。但天不遂人愿,这个诡异的天涯相册竟然还有使用截至日期,要继续激活必须用手机奉上money,去他母亲的……各位如果谁知道有比 较好的网络相册,尤其是那些对大流量盗链比较宽容的,就请尽快告诉我吧,我的三分钟热度消散的很快的。

以前一直是foobar的忠实用户,忠实到对别的播放软件不屑一顾的地步,前几天无意间试着下载使用 了鼎鼎大名的千千静听,发现它的插件歌词秀真是符合我的胃口,其实歌词插件早已经不是新鲜玩意儿了,但大部分的歌词库真少的可怜,这个千千静听的网上服务 器里的词库真是不少。我稍稍费了些时间测试了一下,中文歌就不用说了,英文歌的歌词十分可观,反正比百度歌词要多了去了。这个软件满足我这个记不住歌词又 懒得去google但时而想跟着吼两句的weirdo的现阶段愿望。给出官方网址如下

http://ttplayer.com/

p.s. 天涯博客终于给出可视化编辑了,不容易……不过访问速度么……令人心寒阿。

别了,灰鸽子!

  我一般上网都懒得开杀毒软件实时监控,昨天晚上发现网络极慢,怀疑中毒了,便打开瑞星扫了一扫,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所有的进程都感染病 毒……然后就自然全系统扫描了一遍,到最后一看,全是DLL,心里就有不祥的预感,重启,再查,果然又都在。想着windows下杀不掉,然后进安全模 式,再次请出瑞星大神,结果什么都发现不了,立刻晕了。(后来才知道这个木马的源文件瑞星找不到,在安全模式下没有打开服务所以也就什么都查不到)。最后 想到dos杀毒,无奈新换的本本没有软驱,想起还有usb杀毒这一说,就研究了一遍怎么做usb自启动,然后用瑞星做好了usb杀毒。再次重启,进入 dos杀毒,这次也是只能查到dll,而且都在c盘的系统还原里,还是没有源文件,心是挖凉挖凉的阿……这时候再杀毒,立刻死机,重试多次后无果而终。后 来看了瑞星的历史记录,这个木马显示的名字是Gpigeon,我想了半天,突然觉悟,我不会中了传说中玉树临风菜鸟黑客的最爱“灰鸽子”(grey pigeon)了吧?估计只能手动移除了,准备上网去查资料,结果这个时候,最悲惨的事情发生了,整个大学宿舍的网络全都down掉了,(时至现在还是有 些问题),真是下雨偏逢屋漏。毒也杀不掉,网也上不了,心情极度郁闷,第二天早上还有九点的课,所以就愤懑地去睡觉了。
  
  今天上课 上了一天,发现学校里面可以上网,本来都有晚上把电脑扛到图书馆去杀毒的觉悟了,但下午四点的时候网络竟然回光返照令我甚是惊喜。急忙查资料。然后顺利把 “灰鸽子”清除了。由于这个木马在运行以后就找不到了,所以得进入安全模式下杀,我先下了一个hijackthis,扫了一下日志,找到这个病毒的路径: c:\windows\svchost.exe,然后进入安全模式,现在注册表里把灰鸽子生成的服务键值删掉,然后进入c盘windows根目录下,在文 件夹选项里把“显示所有文件”和“显示系统文件夹”都勾选,然后竟然还找不到,当时头一下子都麻了。后来琢磨了一下,又回到文件夹选项里,把“隐藏受保护 的系统操作文件”前面的勾去掉了,这才找到了那两个可恨的exe和dll。
  
  删除,重启,整个世界从此清静了……
  
  别了,灰鸽子,别再回来了,多亏你我还顺便学会了做usb启动,寒。
  
  以下是我参考过的网页链接,多谢那些瑞星卡卡论坛的达人啊,以后一定会多多捧场di。
  
  http://it.rising.com.cn/newSite/Channels/anti_virus/Antivirus_Base/TopicExplorerPagePackage/huigz.htm
  
  http://it.rising.com.cn/newSite/Channels/Anti_Virus/Antivirus_Base/Antivirus_Tech/200502/01-112318318.htm
  
  http://forum.ikaka.com/topic.asp?board=28&artid=5666824
  
  http://forum.ikaka.com/topic.asp?board=28&artid=5663551
  
  http://it.rising.com.cn/newSite/Channels/Anti_Virus/Antivirus_Base/Antivirus_Tech/200312/25-103013344.htm

推荐一个经济学论坛

  人大经济论坛:点击此处进入人大经济论坛
  
   应该算是现下国内最好的“经济理论”论坛,里面有很多有用的资料,包括海量的中英文版教科书,课件,论文和数据,其间的一些讨论也比较有水准,反正比很 多打着“经济论坛”名字的财经创业类论坛强多了。这个论坛的很多下载需要购买,但普通灌水却不能增加论坛货币,此法有效地抑制了无聊灌水骗分,同时也却让 我这样的超级灌水员大伤脑筋,呜呼,没钱没办法下载阿。
  
  看到论坛有关条例,发现通过发布链接的方法可以提高推荐的人的金钱,本人平时实在鄙视那些在各个帖子里发布广告的人,所以只好放在自己的博客里了,自己用代理可以没事儿想起来点一点,也希望大家可以闲着没事儿的时候过来帮我点一下,多谢先。
  
  话说回来,这个论坛确实不错所以我才费了老牛鼻子劲儿骗分,有志于学习经济学,或者平时找不到资料的同学可以去那里看看。

终于给6680装上中文字库了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网上资料查询,终于给我的手机装上了中文字库,这样的话就可以运行中文软件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中文txt文件只可以识别文件名的中文,但内容全是乱码,还在研究中,呜呼。
  
  给出一个链接http://bbs.imobile.com.cn/viewthread.php?tid=729066&page=1#pid5276445

生日快乐

  今天生日,22岁了,感觉出来以后时间变得很快,一次又一次的生日让人猝不及防。
  最近很忙,感觉学习跟不上了,所以每天晚上都去图书馆看书到很晚,不想让自己再一次地后悔,所以要更加努力。
  终于把手机签上了,是诺基亚的6680,黑色款,感觉很不错,本来想签N70来着,竟然没货了……好几年没用过手机了,现在感觉还满不适应的嘿嘿。
  刚从图书馆回来,好累,洗了个澡,休息一下,来这里转一圈,打个记号好了。

MSN登陆问题终于解决

  今天突然发现MSN登陆不上去了,版本7.5,具体症状是:输入用户名极慢,输入密码正常,点击登陆后瞬间弹出“登陆msn messenger失败,因为服务暂时不可用。请稍后再试。”进入“工具”里测试,一切正常,可以连上服务器。进入hotmail测试,也可以进入信箱。
  
  试过了网上很多方法都无功而返,最后终于有一个方法使得登陆成功,一切恢复正常:“单击开始,运行,键入: regsvr32 MSXML3.dll”
  
  这里有一个关于MSN登陆不能的页面讨论,有很多解决方法罗列出来,危急时刻的好帮手阿。
  http://bestcomy.cnblogs.com/archive/2004/08/21/35308.aspx

上课发呆随想

  根据劣币逐良币理论(bad money grives out good),市场上若存在大量劣质产品,则会把良好质量产品挤出市场,原因是在信息搜索需要成本的情况下,劣质产品的存在会降低人们的普遍估价,甚或低于 良好产品的生产成本,这样生产不能继续,只能退出市场。
  
  然而我们发现,在国内的市场上,劣质产品虽然大量存在,但优质产品的出现 仍呈增长趋势,并没有印证劣币驱逐良币的理论。尤其在必需品市场里(需求弹性很低),比如副食品或生活日用品市场,某种程度上反而呈现良币驱逐劣币的德情 况,即,质量好的物品逼迫质量差的物品退出市场。我的观点与其说体现在“质量”上,还不如说体现在“价格”上更为恰当,因为个人检验成本很高,所以对国内 普通消费者而言,时下的心理是质量与价格成正比。
  
  个人分析为,国内消费者为了规避质量低劣商品,所以反而选择较高价物品,尽管有 些物品仅仅是价格虚高(并无广告成本投入),仍可以吸引消费,这就形成了非常规的需求曲线。有人可以争辩,认为追求高价的消费心理只存在于收入中高人群, 但我认为就是这个较小群体占据了绝大的消费比例。所以这种消费心理成为了市场主导趋势。
  
  有人可以提出,这只是基芬商品(劣质商 品)大量出现在市场里所引起的非常规性消费心理扭曲,从这个角度讲,由于不存在普适性,这种情况便不算是经济理论。例如在较发达国家,市场内质量监管有保 障,所以对低价商品的需求更大。如果对各个社会收入群体的经验分析可以证明这一点,便可以这么说,高价驱逐低价的需求心理只存在于欠发达市场,那里存在着 大量的劣质商品,而且缺乏市场监管。
  
  希望有进一步的效用心理分析。
  
  另一个看法,在国内餐饮和服务行业内,有较好的起步和较高的价格,其生存周期都会长些。而走低端低价格低成本路线,往往会被市场较早淘汰。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印证其比例。

我胡汉三终于回来了~~~~

  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本人太懒了,作为一个生长在新时代的有自知之明的懒人,本来应该潇洒地一懒无语。但,为了证明本人仍有一息尚存,还是钻出来冒个泡吧。
  
  来到新环境学习已经两个多礼拜了,无甚感觉,看来本人离学院派还有很大距离,惭愧。今天坐在第一排,望着教授涂沫横飞的嘴发呆打瞌睡,突然想到,应该多看看经济史阿。
  
   如果在一个长期内观察历史,其进程应该是非常有效率的,并且是由贯穿人类社会本质的趋利思维推进的,虽然社会科技和学术在进步,但人们对于面临选择的自 身哲学变化极小,所以在遇到类似的情景下,就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地点,似曾相识的局面总会接踵而至。历史是由最聪明的大脑们推动的,最聪明的大 脑们在类似的经济情境下回做出几乎一致的抉择,他们是最先反应者,然后会有跟风者,利润消失,最后跑不掉的人便遭遇损失。泡沫这个词源于英国股市的狂热和 承接的低迷,美国后来重复,日本后来重复,香港也重复,有的地方发生了股灾,有的地方没有,没有人能判断经济周期和震荡程度,但如果熟悉历史的话便有可能 最快地接受一种区域内的“新事物”,获得利润规避风险的能力也就相应更强一些。历史总是会重复,中国如今的经济状态和社会道德观氛围千夫所指,但如果翻开 历史书,便会发现英美同样经历过极其类似的过程,尤其是美国洛克菲勒时代,资本游戏和圈贷无本生意,圈地和房产,坏账满天飞,多么眼熟。中国在近几年的大 额顺差,出口旺盛,货币走低,房产泡沫,银行坏账,被美国逼着升值,和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面临的情形也是同出一辙。
  
  历史总是在重演,所以学习历史并不是老古董,而是以史为鉴,是为人处事飘荡江湖立足之本,大人物似乎都对历史很感兴趣。不懒的话应该多读些历史,口胡!!!

想哭的时候就笑出来,像棵向日葵

  很久没有写东西,感觉很生疏。最近很少上网,不像在学校里,嗜网成性。我想那是因为在那边太孤单了,所以才以网络为心灵寄托,明年还是多在图书馆里窝一窝好了。
  
   不知怎的,现在坐在这里,什么也写不出来,大脑一片空白。不由的有些慌乱,打开音乐,仍然改变不了什么,音箱似乎还有些问题,人声总是颤颤的,绕来绕 去,似乎空的很远。我捣腾了半天,满头汗还是没什么头绪,不得不放弃。也许不是音箱有问题,而是我的耳朵有问题,我把左耳贴在左音箱上,然后换右耳,似乎 真的有些许不同,但却说不清楚。我每次听电话习惯用右耳,偶尔用左耳,对方的声音都变的不一样了。如果我还是个小孩子,一定会乐此不疲地进行着换耳朵的游 戏,但这个如果显然不成立,我已经21岁了,马上就要22,是个成年人,所以我停了下来,开始对自己狐疑且恐慌。我试图回忆自己健康时候的听觉,但怎么也 想不出来,只能肯定现在有些怪怪的。关掉了音乐,突然捕捉到一种嗡嗡的声音,持久且不间断。我把蝉的叫声从这个底音里排除出去,还是剩下恼人的嗡嗡声。判 断了一下,估计是各家各户的空调声,人们的低喃声,汽车轮胎摩擦过马路声……这许许多多夏天声音的混杂体,它们虽然音调频率各异,但夹杂在一起,便互相消 融结合,终于成为了一片含糊嗡鸣的诡异音魇,就如同压在头上灰蒙蒙的天空一样,早已和我们的生活水乳交融。忙碌的时候察觉不到,察觉到的时候令人抑郁且呼 吸不畅。
  
  我现在虽然没有呼吸不畅,但头皮已经有些发麻了,拉开窗帘,就是灰蒙蒙的天,同时也亮的刺眼,对面的楼房在刺眼的阳光下 原形毕露,空调里流下来的脏水在青白的墙上画出一道道黑色的痕渍。赶紧拉上窗帘,我又重新坐回到电脑桌前,试图写些什么,但什么都敲打不出来,如同患了失 语症一般。写作是我唯一的稻草,眼看就要抓不住了,我想给自己写点儿东西,找了很多隐秘的地方,注册了无数的用户名,煞有介事地选模板,但终于一个字都写 不出来。
  
  以前看了一本书,留下印象的只剩一句话,想哭的时候就笑出来,像棵向日葵。我却哭不出来,在窗帘的阴影里摆出个苦瓜脸,掉不下一滴眼泪,不敢忘记教诲,然后咧开嘴笑了,显示器成了一面镜子,里面的脸孔模糊而扭曲,丑陋且狰狞。

Y通社报道:诺丁汉代表团访约简记

  2005年6月24日,由YYB,李玉翌及黄晓组成的诺丁汉地区代表团,对英国著名学府约克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友好访问,此行取得了圆满成功。
  
   经过了大约两个半小时的长途火车旅行,诺方代表于24日上午十点余平安抵达了约克郡首府历史文化名城约克。11点许,约方代表终极邂逅和坛主夫人在约克 大学4路车站接见了YYB一行,宾主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谈。虽然冒着大雨,但双方的热情丝毫没有被浇熄。YYB首先转达了诺丁汉大学 全体中国留学生对终极邂逅及坛主夫人的亲切问候与祝福,他说,对约克大学进行友好访问是诺方长久以来的心愿和目标,希望通过与终极邂逅和坛主夫人的会谈与 会见,增进了解,友谊和信任,把约诺友好合作关系推向新的阶段和高峰。
  
  终极邂逅积极评价了约诺关系取得的进展,为YYB为此做出 的贡献表示赞赏。终极邂逅并强调,他本人非常重视发展同诺丁汉大学留学友人的睦邻友好关系,愿同YYB一道,进一步推动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取得更多成果。终 极邂逅指出,YYB在文学,博客等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YYB也回应道,终极邂逅和坛主夫人在彩虹BBS发展建设合作方面也保持了良好的劲头,双方进一 步合作的潜力很大,将为未来多边关系的发展奠定重要的物质及精神基础,注入新的活力。
  
  诺方的其他代表,李玉翌,黄晓,也在坛主夫 人和终极邂逅的热情指引下,圆满完成了在约克大学驻派大使工作的先期驻扎考察文案工作。随后,在坛主夫人和终极邂逅的安排下,诺方代表英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约克进行了短暂的游览,行程包括了欧洲阿尔卑斯山以西最大教堂York Minster,古建筑区Shambles等著名景点,之后双方代表于Russells Restaurants用餐,在餐桌上也就约克的风土人情进行愉快而亲切的探讨。此行的最后一站是位于约克市郊的著名designers打折 shopping mall:outlet。结束了全部行程已经是当地时间下午6点,终极邂逅及坛主夫人亲自将诺方代表送至约克火车站,宾主依依惜别,约方还邀请YYB来年 作为华威大学代表再次来访约克,并主动承担全部行程食宿。这里是来自Y通社现场的报道。

《梦的解析》阅读笔记2--梦的材料与来源

  对于大多的个案,梦的内容来源于前一天的经验,就算不是前一天发生的事件,也至少会在前一天回忆过。如果一天内发生了两件或两件以上值得引发我们梦的 经验时,梦就会把两个经验合成一个完整的经验。弗洛伊德做出的结论是:梦的刺激来源,完全是种主观心灵的运作,借着当天的精神活动将往昔的刺激变成像是最 近发生一般的新鲜。弗洛伊德对于梦的来源作了系统的整理,这里只引一种在病患中最为常见的形式:一个对做梦者本身甚具意义的经验(经过回忆及一连串的思 潮),而经常在梦中以另一最近发生但无甚关系的印象作为梦的内容。这来自于“梦的伪装”,也证明了释梦可以做到了解长期潜伏在潜意识中的病态心理经验源 泉。多年前发生的心理印象,如果没有重大意义的话,是不会于梦中重新出现,如果出现,必然有其理由和心理重要性。这一发现被弗洛伊德认为是治疗心理疾病的 突破口,他认为没有任何的梦是绝对单纯的,甚而认为梦均表示出“兽性的一面”。(弗洛伊德是心理原欲主义者,而并不是大众在一知半解情况下所认为的“把一 切与性所联系起来”,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孩提时代的经验可以成为梦的来源,有些人会做“预见性”或者有真实对照物的梦,原 因多是他曾经在孩提时有所经历,只是自己表意识遗忘了而已。弗洛伊德甚至认为,梦的终极意义多半是与儿童时期的有关破坏性景象有密切关系的。他还概括,每 一个梦,其梦的显意均与最近的经验有关,而其隐意均与很早以前的经验有关。但这一假说很难被证明。
  
  有很多学者认为,睡眠时肉体的 刺激是梦的来源。但这并不可靠。一,根据实验统计,只有小比例的梦和外界的刺激有关联。二,许多梦如果用这种梦来源,解释并未能完全行得通。弗洛伊德依然 套用自己的理论,梦是由当天发生的一些不重要的生活经验,结合之前印象深刻的心灵感受而形成的。在更加宽广的概念下,梦其实是对睡眠时心灵所感受的一切所 做的综合反应,外在的刺激对梦的形成确实重要,因为它毕竟是一种真实的肉体感受,而借着再与精神所具的其他事实综合,才完成了梦的资料。这种综合过程并非 是一成不变的,对梦中所受的物理刺激,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行为反应。一旦合成的产物形成以后,我们一定可以在这梦的内容里看出各种肉体与精神的来源。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决不因为肉体刺激加之于精神资料上而有所改变,无论它是以何种真实的资料为内容,均仍旧是代表着“愿望的达成”。
  
   典型的梦:一,赤身裸体的梦。二,亲友之死的梦。孩童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普遍的敌意,孩提的记忆可以延缓到成人的梦境。在所有后来变成心理症的病人,父 母多半在其孩提时代的心理占有很主要的角色,对双亲中之一产生深爱而对另一方深恨形成了开始于童年的永久性的心理冲动,同时也很重要得形成了日后心理症的 来源。三,考试的梦。只会回忆起已经通过的考试,对于失败的考试却很少带入梦境。

《梦的解析》阅读笔记1

  弗洛伊德的精神治疗理论主要来自于布劳尔所创的报道,其主要思路是:“视病态观点(指各种精神疾病表现)为一种症状,尽可能地在病人的以往精神生活 中,找出其根源,则症状即可消失,而病人也得到复原。”在这种治疗分析中,弗洛伊德往往要求病人将其有关某种主题所曾产生过的想法统统告诉他,这样经常会 牵扯到病人的梦境。由此弗洛伊德联想到,梦境应该可以作为由某种病态意念追溯到昔日回忆的桥梁,用梦的解释来追溯病源,而加以治疗。
  
   人们往往会筛选的自己的思维甚或记忆,“理智”会将自己认为“不合适”的意念拦截下来,这个过程其实在人们自己并没有察觉的时候便发生了。所以抑制本身 的“批判力”是在精神治疗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允许自己的意念自由地浮现在脑中,当然,这种行为十分困难,因为思维筛选是下意识的动作,只有在放松的情形 下,比如催眠状态下,才能比较容易办到。
  
  有趣的是,在文学创作中,任由自己意念毫无限制地进入脑海,也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一个人之所以发现毫无灵感,实在是因为他对自己意念批判得太早,太严格。
  
  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物。梦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大脑活动,而是由之前生活中许多相关联的事物,由自己平日里被压抑的思维活动或欲望,以某种繁复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梦境。
  
   在这里,我也突然想起了自己一直以来思考的一种假设,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尤其是说话写作,其实来自于自己的记忆深处,比如某人曾经所说的话,比如 电视中广播中的语句,也许自己并不能察觉,但这些语句偶尔(或经过某种触动引发)而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就变成了自己的话语或是流泻于自己的笔下。个人的 记忆往往不能识别这些,于是便被认为是自我的原创。如果经过缜密地分析,一个人往往可以发现他的文字出自于自己最近看过的某一篇文章或小说。所谓的纯粹原 创,则是由潜记忆中的多个语句复杂结合的产物。
  
  这个,离开我的理论,回到弗洛伊德的理论吧。最为普遍的梦境为“愿望达成”的梦, 比如一个人口渴,便很可能会做喝水的梦。(我倒想起我小时候只要一旦做洗澡的梦,那么十有八九就是尿床了……当然,这是另一个领域的梦境,由身体的感官而 引起的梦,比如经常有人把睡眠时听到的声音带入梦境)儿童的心理比较单纯,所以梦境也较为容易去解释,这样,研究儿童心理学,便可以作为研究普通心理学的 基础。通过一些儿童梦境的研究,证明了一个无价的推论:梦的本质,是愿望的达成。
  
  很多反对意见说,一大部分的梦境都是痛苦或者恐 怖的,所以“愿望达成”作为梦的本质这一说法站不住家。但弗洛伊德提出,痛苦的梦往往是经过改装的,梦的原本目的也许仍然是愿望达成。这种“伪装”表示梦 者对此愿望有所顾忌,而因此这愿望只能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或者以一种较为曲折的方式去满足愿望。弗洛伊德的主张是:“不管梦的内容乍看是如何 的不幸,其结果均仍为愿望的达成。”
  
  “反愿望的梦”出现的一种原则是,许多人的性体质中,多少具有由“侵犯性”转变为相反的“被 虐待的成分”如果他们能够不通过肉体的痛苦来满足快感,而却能以谦逊,慈爱的牺牲态度来实现快感的话,这类情况可以被称之为“理想的被虐待症”,这类人可 能作的梦都是“反愿望之梦”,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种由衷的期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他们被虐待的倾向。
  
  梦中的愿望,平时招致严重的压抑,所以愿望的达成均被伪装到乍看下无法被看出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伪装而达成。

就当这是流水账

  很长时间都没有更新了,记得有人说过,博客最难的在于坚持。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每天都有数不尽的烦恼,生活就是这样,现在唯一期待的就是回国了。
  
  不知怎的,打开天涯博客的速度是越来越慢了,唯一的优点也消失殆尽,真是令人失望,换个地方也不方便,就比如换电话号码,总得通知一些人,否则跟人间蒸发一样。当然,我没有这样的烦恼,本人没有手机也两年了。
  
   考试的结果令人沮丧,虽然在之前就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除非发生奇迹,否则不可能得到first,但心里总有些许幻想存在,幻想经过反复加工,便成了某种 精神支柱。在取成绩的路上还是蛮紧张的,去见导师之前想着还是去一趟看看degree classification吧,当时对这个名词还没有任何概念,还以为是简单说说各分数档次的界限呢。一到portland building,看到贴的单子上全都是名字,心就一下子慌了,迷迷糊糊地找到自己的名字,2:1……眼前一黑,接着心如死灰。接下来去取成绩也仅仅变成 例行公事而已,本来这次考试完还信心满满的,结果变成了一个笑话。成绩单上的数字都变得很漂浮,我每次拿到成绩单时总是眼睛乱扫,但半天反应不过来。这次 的成绩比期望低好多,但也没办法,但也没办法……
  
  就当是一次教训吧,我总是这么对自己说,说了好几天了。人也不想见,毕业典礼也 没心情去参加,但手边的事情还是得处理。今年真是诸事不顺,签证七月底就到期,但华威的unconditional offer那个时候绝对拿不到,因为用来交换的final transcripts得到七月底才到手,如果没有unconditional offer,还得多花钱去多签一次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忍受不了一日一答的email,昨天坐火车跑到华威去了。所幸一切还较顺利,这里多亏了 andy和他的同学及他同学的姐姐,有人同去,有车送,还有向导,这个星期五应该可以收到一份专门用于续签的offer,心中的一块儿大石终于落下。华威 大学也超出了我的预想,设施相当好,虽然没有诺丁汉这么绿,因为是历史不长的学校,倒有几分国内大学的感觉。硕士将要在那里度过,其实也并不亏,心态稍稍 调整了一些。罢了,其实没什么可想的,反正比诺丁汉强多了,而且考试考得不好毕竟是自己的过错,怨不了什么,吸取教训,既然如此,就要在现阶段把握好一 切。
  
  上个星期不仅领到令人沮丧的成绩,而且还有一件麻烦事。同住的巴基斯坦人考试前两天卷着全部家当跑了,在之前我们每个月的房 租都是先交给他,然后通过他的帐户转给中介。上个星期一去交这个月的房租,才得知他有三个月都没把我们房租给中介了,如此来呢,我们因为同是合同人,便凭 空欠了中介三个月的房租,这简直是晴天霹雳,找警察,找中介,找证据,该做的都做了,烦恼还是源源不绝。原本只是想着他欠我们的钱没着落,没想到要惨得 多。此事还在解决当中,也没力气说什么了。巴基斯坦人,欠了数百镑的council tax,讨债公司要来搬东西,丫除了一堆垃圾和一屁股烂账,什么都没留下(还把李玉翌的电视和硬盘都搬走了),我们还得整天提防,崩溃……原本想着若成绩 能好一点儿还能恢复一下心情,结果是雪上加霜。
  
  不管怎样,只希望剩下的事情一切顺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本来只是想随便更新一下,而后演变为一场发泄。令人沮丧的事情还有更多,但现在不想讲出来,就把它吞下去,当作是南柯一梦吧,梦醒了,路还是要走的。
  
  有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把一些事情想得太重了,洒脱一些才好。愿明天阳光明媚。

成为最伟大的安眠药

  你此刻应该正坐在电脑前,也许同时用winamp或foobar或千千静听听着音乐,也许没有,有的人总喜欢在做事情的时候伴随些音乐(也有人喜欢听 京剧评书之类,你应该不是外星人吧……),有些人则偏爱安静一些,噪音稍微大一些就会影响他们的思绪。某些时候人的耳朵对早已习惯了声音会完全免疫,如果 你住在彩虹新区,想必对于火车鸣笛的声音早已经充耳不闻了吧?如果你身在国外,多半也并不会觉得周遭有多么安静。
  
  在网络游荡,你 总会有几个地方固定要去,也许是新浪,也许是自己的邮箱,初中高中的校友录,自己学校的论坛,也许是朋友开的私密论坛,也许是专门题材的论坛。论坛总是网 虫们呆的最久的地方,你喜欢上网,便希望在网络里也有个自己的落脚处,你会喜欢发帖子,是因为希望能看到别人对你的回应,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查看每个回 你帖子的ID,尤其对异性ID感兴趣。只有论坛才会牵缠着你,每天都要去看看有没有人回应你,有没有熟悉的头像亦或签名。如果你是留学生,也许还会去类似 超级苹果网这样的留学生据点。留学的生活有些寂寞,网络往往便占去了你一些时间,寂寞的你会喜欢去人多一点儿的地方,哪怕只是潜水,看着别人热热闹闹的, 心里也会很温暖。你当然也会告诫自己,上网就跟吸毒一样,也是会上瘾的,但没办法,寂寞总是很难戒掉。
  
  坐在电脑前的你也许压力很 大,因为令人头疼的考试,像座山一样压在你身上。每考完一次试,你会轻松无比,但转眼之间下一次考试又接踵而至,你就这么一张一弛,变成了时间的钟摆。每 次回忆起以前的压力和愤懑,你总是惊讶地发现那些都显得无足轻重,但下一次考试到来你又变得狼狈不堪。你的适应力实际上很强的,再难熬的时刻总会过去,总 会变成很充实的回忆,那些痛苦会被筛成幼稚。你喜欢心理学,便有可能会偶然间翻到弗洛伊德,原来人们只会留下自己愿意记忆的记忆,当然所有人都会愿意留下 痛苦的记忆,是因为痛苦也能带来满足,只是自己不承认罢了,而真正具有打击性的痛苦事件往往都被忘记了,或者说被关到了潜意识的大门后。
  
   以前你有压力的时候愿意看电视,现在多半选择去上网,其实这两项活动最容易放松心情,比听音乐和发呆都放松。在压力大的时候你做什么都烦闷,不知怎么就 晃到了电脑前,右手放在鼠标上,食指轻轻点击,弓着腰,毕竟这样最舒适,两眼目光呆滞,屏幕的光线投射到你的脸上或者眼镜上,蓝蓝的。也许再过几天就是你 认为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了,父母的目光总是鬼鬼祟祟地透过虚掩的门缝飘到你身上,闪烁着遮遮掩掩别样的光芒,也许你已经烦透了,想早点儿结束这一切,桌上 厚厚一沓真题已经微微地卷起了边角。当你许多年后坐在大学图书馆或者自习室里无聊地打着哈欠昏昏欲睡时,多半回忆不起来自己十八岁时的那些躁动和不安,它 们如同云烟一般早已飘散了,如今你生活里充斥的是男(女)朋友,四六级,考研,出国或是找工作,你总是在向前走,走到这个阶段,便要开始下个阶段的打算, 疲惫不堪,或者乐此不疲。年龄越大,生活中的牵绊就越多,从前你总是想着,到了大学,就可以好好放松了,在大学里你总是想,到了工作就不会闹穷了,这样的 长链你自己也知道永远到不了头。偶尔到了网上,脱离了现实中的桎梏,反而会有种焕发新生的感觉,没人知道你是谁,你可以随心所欲,可以假装年轻和重拾纯 情。
  
  上网不像看书可以有很多种姿势,你可以坐着看书,躺着看书,边走边看书,可以趴着看书,然后把两只脚跷得很高。你家里的电脑 往往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它会发出很大的声音,来自于脆弱的硬盘,超高转速的光驱或者廉价的风扇。你只能坐在椅子上,佝偻着腰,右手抓着鼠标,时间一长, 屁股,腰和右肩都会酸痛无比。也许你会在椅子上加上坐垫,手肘下垫着毛巾。如果你很懒,甚至可能会考虑把电脑桌移向床,或者反过来把床移向电脑桌。幸运的 话你拥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这样活动的范围便大了很多,多半的时间你会缩在被窝里,背靠在什么地方,电脑放在腿上,这样上网确实使你感到很惬意,当然,前 提条件是你的本本足够轻,否则一时半会儿就会把你压得够呛。
  
  你在无聊的时候喜欢上网,你喜欢闲逛,幸而网络无限大,提供给你了这 无穷的可能性,但闲逛总是有疲倦的时候,久而久之你便也只去收藏夹里那几个网站了。论坛人气虽好,但人多口杂,网上的老朋友现实生活中都有自家事自家烦 恼,逐渐离开,新来的人们面孔模糊,拉帮结派自开天地,于是你也渐渐觉得无聊起来,因为认识你的人少了,牵挂也少了,自己的存在终将可有可无,还不如风光 离开。现在有了博客,人们在网海之中筑建起了自己的小岛,你也不甘人后申请了若干个,博客不怕耐不住寂寞,因为这是你在网络世界的一个落脚点,让认识你的 人总也知道你的存在。文字总是以一种超脱了肉麻的叙述状态而存在,在博客里你想怎么说都可以。博客存在的原意是个人资源的汇总,利用超链接来表达个人在网 络间的标志和喜好。但如今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网络日记,简易个人网站或者无人问津文集张贴处。
  
  你喜欢收集好友的博客,时常看看他们在想什么,偶尔也通过这些博客的友情链接去试图认识朋友的朋友。看朋友的朋友的博客,相较于看陌生人的博客,对你来说是种更为有趣的体验,因为你明白有种确切联系的存在。
  
   也许你通过某个朋友的博客误打误撞到了一个叫YYB的家伙的地界,也许你通过一个小论坛最下方一个嚣张至极的友情链接到了这个博客,也许你是通过他的 qq资料或者MSN资料寻觅到这里。暂且估计你在来到这里之前是抱有些许期待,刚一打开这博客,你不禁大失所望,太白了,没有一点儿美感,甚至有些刺眼。 对于不吸引你的事物,你往往会兴趣大减,所幸这家伙还贴了几张图片,于是你的第一反应便被图片所吸引走了。你最先看到的是罗素克罗主演的电影《美丽心灵》 的海报,颜色搭配还算合宜。然后你会越过之下的文字,直接看到两张YYB所在学校的照片,景物在照片里带给人的感觉远远小于实景,网上类似于此的照片太多 了,除了八目妖能把你逗笑几秒钟,别的根本无视。所以你的目光会毫不停滞接着向下扫去,看到了准确说是三只眼睛,你知道这是YYB的照片,所以你也许会提 起些兴趣,但单从这三只眼睛里你根本看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来,第一感觉你甚至觉得YYB长的像位大妈。
  
  浏览完了所有图片,你抱着既 来之则安之的心情开始看他的文字……看了不到一分钟后,你便开始打哈欠了,而且是连着打了三个,你会愤懑地想,这也太催眠了吧,怎个无聊了得?也不爆点儿 什么料,文字也一点儿都不有趣,哪怕写成日记也好啊?如果你没有什么耐性,或者你和这位YYB并不相熟,你也许连第二页都不愿意打开,便匆匆地关掉这个页 面。你会发呆半响,哀悼一下自己被虚度的几分钟,或者直起身子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脊背酸的厉害。往往这个时候已经是夜里了,你是夜猫子所以才格外喜欢上 网。关掉了那个无聊的博客,你才开始觉得似乎有些晚了,该睡觉了。睡觉对你来说不一定是必须的,但你总有种感觉,如果不睡一觉起来,就不会觉得一天过去 了,睡觉变成了一种仪式,来完成昼夜交替。你终于有了困意,并把它归功于YYB的博客,许多天后你在网上吐沫横飞,各色QQ头像在显示器的右下角不住闪烁 跳跃,登登登的效果音不绝于耳,突然间有个家伙开始无病呻吟地抱怨,说自己近来总是失眠,并预谋唐僧般地向你倾诉心中之苦,你于是头皮发麻,推托应对之间 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发了一个信息过去:“呵呵,失眠啊,那我给你推荐一个博客……”

《美丽心灵》,要天才还是要安逸?

  a beautiful mind
  
   最近刚刚考完大学最后一次期末考试,心情大快,之前又是论文又是复习的,一个半月愣是没有休息的空闲。考完试了不免又有一丝空虚,复习的时候总是心烦气 躁,看着什么似乎都诱惑有加,心想着考完试一定要看什么什么电影,读什么什么小说,写什么什么文字,打什么什么游戏……心里总是愤懑不已,但还是得无日无 夜地复习。如今考试结束了,却感觉虚无一片,不知做什么好。最后还是从同住的室友那里copy来了期待已久的《美丽心灵》,心平气和地坐在电脑前,双击文 件,约翰纳什的故事伴随着空灵的音乐于是扑面而来。
  
  故事开始于1947年普林斯顿的校园,开始于一段鼓舞人心的数学系博士入学演 讲,在这里不得赞叹一下普林斯顿校园的美丽。约翰纳什是天才,毫无疑问,才华横溢,二十岁出头便到了当时众星云集的普林斯顿读博士,而且是以卡耐基奖学金 持有人的身份入学的,也谈得上是英俊不凡卓尔不群。可惜的是不群的过了一些,事实上约翰纳什从小就很孤僻,不喜欢和别人交往,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别人也并不 怎么喜欢他。天才都是这样,因为天才是偏激孤僻的,他们想得太远,思考得太专注,不会被普通人所理解,天才也需要一些古怪和脾性。约翰纳什除了古怪的脾 性,也很骄傲自负,从来不愿意去上课,认为那会僵化自己的创造力,他从来都看不上非原创的观点,看不上重复腐朽的学习。他一直在追求自己的原创理论,所以 在普林斯顿的最初几年没有任何实际成果发表,教授都看不上他了。当然,直到51年,他发表了两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推翻了亚当斯密一百五十年来统治人 们思想的追逐私利社会效用最大化的理论,引导了现代博弈论的开端。那时,仅仅二十多岁的他,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炙手可热的科学新星了。
  
   这个天才可以算得上是最可怜的天才之一了(当然,比起霍金来他还好一些),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患上了强度的精神妄想症,被迫停止了教学,停止了 一切社交活动,被主流世界所隔离,幸亏有妻子阿丽莎照顾他的生活。由于要定时服用使大脑活动减缓的精神药物,所以他唯一的才华也被钳制住了,除了数学,他 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了,而且还要经常受到妄想症的折磨,这一来就是几十年。
  
  在电影里,他的妄想症的表现是自己的大脑虚拟出来 了三个人,第一个是大学时代的室友查尔斯,说实话,看到查尔斯竟然也是他自己虚构出来的人物,我真是惊诧不已,怪不得最开始看查尔斯总觉的这家伙过于完 美,好像约翰纳什的精神导师一样,而且博士生的宿舍不可能是两个人住吧。约翰是个孤僻的人,没有什么朋友,而且自己也知道自己很极端,为了防卫自己的这种 极端,他便制造出了这个朋友,和自己的性格完全相反,当然也许这就是他自己的潜意识,允许自己去喝酒,去谈论数学的无聊,把自己从发表论文前最苦闷最无助 的日子里解救出来,某种程度来说,这的确很成功。
  
  约翰第二个脑子里虚构出来的人是威廉帕奇,一个中央情报局的官员。这个虚构的人 物来源于约翰自己的自负与骄傲。在影片一开始的那段演讲里,就可以看出来约翰被苏联美国冷战的那种热情所洗脑了,他希望自己的才华能被国家重用,破译苏联 的密码之类的,但由于自己太过神经质了,所以五角大楼根本就不敢理他。于是他制造出这个只有电影里才可能出现的特工,重用自己,为国家作贡献,工作竟然是 在无数的杂志里寻找密码……约翰有一项超级特技在这里不得不提,那便是在毫无线索的字母或者数字或者图形里勾画线索。这项特技使他这个千年王老五爷华丽地 讨到了老婆,在漫天浩瀚星云里寻找出任意的图案,这种讨女孩子欢心的方法果然也是天才的方法阿,一般人要模仿也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电影里的桥段,看过人也都很熟了,我就不费力气重复叙述了。阿丽莎是个好妻子,影片里虽然没提,事实上在现实生活里他们离婚了,但阿丽莎四十年都没有再 嫁,一直在陪伴着约翰,而且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后来也患了同样的精神疾病,这个打击简直是太大了,但她仍然是坚持下来了,最后两个人都恢复了健康。所谓美丽 心灵,也有在说她的意思罢,影片最后是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约翰的演讲词是表达自己对前妻的爱和感谢,虽然被改得有点儿假,但看起来还是蛮温馨的。
  
   整个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天才怎么和自己的精神疾病做斗争的故事。约翰纳什是个天才,不折不扣,但他的生活不得不说是很凄惨,虽然晚年无厘头地拿到了诺贝尔 经济学奖(他本身是个数学家,但博弈论确实是个更接近于社会哲学的概念,而且很多人都说若是不给他颁诺贝尔奖也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嘿),但大半的生命都在 受到精神的折磨,幸亏普林斯顿大学肯收留他,他便一辈子滞留在大学图书馆里,每天都是以三明治为食。我总在想,若是天才都要受到上苍如此的折磨和冶炼,那 我宁愿愚笨些,过一种平庸安逸的生活,这个话题本来想展开,这时却无所言书。
  
  影片里也有一些搞笑的地方,比如最后诺贝尔奖的通知 人来找约翰纳什,正好是他下课的时候,他看了一眼来人,一本正经地拉住了一个学生问,你是不是也能看见这个家伙阿,矮矮的,白胡子戴个眼镜?得到证实后转 向这个通知人,仍然是一本正经地解释道,这个,我对陌生的人总是不敢确定究竟是真是存在的,还是我脑子里自己制造的。我看到这里都快笑爆了。
  
   电影里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约翰最后被通知人拉到大学的咖啡厅里,他已经很多年都没有来过这个地方了,正坐在那里,突然间周围所有的人都走过来,把自己 的钢笔摆在他面前的桌子上。这是普林斯顿的一项传统,是对最伟大的学者致以最高的敬意和尊崇。我觉得这是影片里最赚人眼泪的地方,约翰纳什自己都被惊呆 了。我觉得值了,真的,全都值了。来过人世,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纵使是一条荆棘坎坷之路,但才华横溢万古留香,那些苦楚和遗憾也在这瞬息一刻云消雾 散。

关上它,什么都别想

天很阴,房间里很冷,冻得瑟瑟发抖,不得不穿上外套,继续回到桌子前背笔记。
睡得很少,眼睛红肿。
记不得吃的什么,一切都味如嚼蜡。
  
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道自己以前都干了什么,不知道自己现在在干什么。
同时陷入两种压力和折磨,竟然自己还能坚持住。耳朵里轰雷震鸣,脑子里一片模糊……
但还是什么都不敢做,
不敢停,不敢跑,不敢说,不敢想,不敢回头,不敢向前看,不敢疼,不敢痛苦,不敢发泄,不敢做错任何事情。
我究竟是在为什么。

为了让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个让人放心的人吗?
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安全感的人吗?
为了成为一个无比理智的图标吗?

我自己还剩下什么?

离一切的一切都太远了,远离了视野,远离了生活,远离了圈子,远到自己成为了地图上的一个点。

手里的笔还是抄的飞快,什么都不想。
  
为什么手都在颤抖还是停不下来
因为我不敢

一切都不要走的太远,我什么都不去想。
  
希望。

让无聊的话充斥我的大脑吧

 图书馆
  
   最近发现了一个校友的个人主页,里面有他拍的一些诺大的照片,一看之下顿感亲切。可叹我当年也是照相狂魔,但自从上了大学后就懒得要死,柜子里的胶卷估 计都要发霉了。毕竟在这里上了三年学,以后也不见得能有机会回来看看,不留下点儿纪念确实说不过去,但又觉得手揣照相机在校园里晃来晃去傻里傻气的,不像 学生倒像十足的观光客,于是这个计划便被无限期搁置了。也许离开这里的某一天,回望苍茫空白的大学生活,才会由衷地感伤罢。
  
  照片 里是图书馆,以前来这里几乎都是为了磨两节课之间的时间,总感觉里面氧气匮乏,暖气过量,令人不是晕过去就是睡过去。这几天我却大反常态整日泡在里面,没 办法,大学的最后一次考试,还是好好静下心看看书的好,在自己房间里呆着总是不由自主地往电脑前凑,真是死不悔改。其实上网也是一种瘾毒,伙同发呆,做 饭,并称留学生活三大时间浪费的原罪。
  
  下水管道堵了,真是无奈,锅碗瓢盆都堆积一山难以处理,还好最近也很少做饭。没时间去管它,希望能坚持到考试后,阿门。
  
   最近比较忙,所以很难坚持来更新博客,即便有了新的东东估计也是像这样的废话而已,其实我现在脑子里充斥的就是一些废话,整日无聊且压力大。读书中文网 挂掉了又好了,英语书论坛似乎彻底浮云了,博客中国是最近访问频率最高的站点,火箭又华丽地败了,别老来最后一球决胜负了,人生能经得起几次一惊一乍阿? 一晚上下了cooledit pro2.0,才发现原来自己唱起歌来是跑调王……
  
  仿佛一眨眼间就是一天光景,时间不知不觉竟然已经走得这么快了?周围景色越来越看不清楚,眼中只有流光溢彩,色舞斑斓。
  
  快点儿吧,别停下来,让饭更香些,让睡眠更沉些,让我这华丽的青春更加充实些吧,权当我求您了。

以此笔,立此心

 trent building
  
   有时候不由在想,文字的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文字一旦被付诸笔下,便仿佛无形的东西被具现化,凝固在那里。这多么奇妙,原本只是一个人坐在那里,或 许是书桌前,或许是电脑前,或许手里握着一支笔眉头紧蹙,或许双手搭在键盘上无聊发呆,总有来来去去的思绪飘过,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大多的 时间我们任其流逝穿梭,偶尔突然伸出手去一把抓住它们,硬生生地从另一个摸不着的空间里拖拽出来,然后流泻于笔下,或者闪烁跳跃在电脑屏幕之上。或许在这 一过程中我们都处于无意识的状态,直到扔下了笔,敲击完了最后一个字符,才蓦然间发现我们竟然留下了自己的些许痕迹,这痕迹来源于我们自身那捉摸不透的灵 魂,也许只是一个片断,一张剪影,但确确实实被抽取出来,而且有可能可以保存千秋万世,超越可朽的身躯,超越泯灭的魂魄。这确实是一件奇妙无比的事情啊。
  
   我很希望自己会绘画,会乐器,由于自己很懒,所以直到现在还是什么都不会,小时候光知道贪玩儿,真是惭愧。到了现在似乎有些明白,创作是一种强烈的自我 满足活动,是一种把自身不可触摸的灵质取出,具现化的过程,艺术其实是最接近不朽的行为。一般大多艺术都具有一定的门槛,但文学没有,只要识字,都可以写 出东西来,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文学里要走出很远便需要天赋,文学是天才的道。
  
  发现自己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真是一件令人懊恼的事情。不过,只要能留下自己过往的一些痕迹也就足够了。愿以此笔,立此本心。

不在压力下爆发,就在压力下崩溃鸟

  啊啊
  
  快要毕业了,这次是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次考试,这个,还有两篇论文的说。啊啊啊啊,快死鸟,写论文就如同便秘,让人如此地盼望能够制造出来些什么东西,但往往只能干坐在那里事与愿违苦无可能,于是内火郁结,于是消得人憔悴。
  
  任何烦躁的日子终会过去,一天一天,嘀嗒嘀嗒。
  
  呜呼,困死了,告别马桶,哦不,告别写字台,老夫去睡觉鸟。

  啊啊啊

墙缝中的纸条

  我电脑上的时间是北京时间,它老老实实地蹲在屏幕的右下角,似乎在时不时的闪烁,如同篝火后的眼睛。一直想着,假如自己仍然保持习惯国内的时差,也许就不会产生遥远而游离的感觉。
  
  我悄悄地走在墙的夹缝中,好难过。
  
  抽屉里有一个空白的日记本,蒙上了浅浅的灰尘。时常我打开它,手里握着一根干涸的钢笔,发呆半响,然后合上,再次收进抽屉。
  
  窗外的天空即使是晴朗,也有大片大片的空白。
  
   虚无之间某个角落有个盒子,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潘多拉之盒,每当我打开它,都会感到莫名的痛苦和抑郁,但却不能阻止自己的这种行为。好奇心与自虐倾 向,多么合适的组合。小的时候,我很喜欢去碰触自己的伤口,喜欢揭开还没长好的疤,很疼,但无法抑制这种小小而不间断的冲动。
  
  如果习惯了这种疼痛,即使它还在那里,也有如虚无。
  
  手举着书,退缩在被窝之中躲避寒冷,不知觉便睡去了,我做了一个短暂的梦。梦里我身在一个交错的世界,各种肤色的人穿梭于感觉熟悉的夜市,我游弋其间,撞翻了摆在摊子下面的铁桶,充满肥皂沫的洗碗水泼洒一地。周围五光十色,却异常寒冷。
  
  你跳上了一辆飞驰而来的自行车,吱吱哑哑地消失在浓雾般的夜色中,我仓皇之间看不清骑车人的脸,只能仿佛听见衣领在风中扯动的声音。
  
  我于是跑了起来,试图追赶,但却怎么也跑不出这个荒谬的夜市。
  
  每当我从梦里挣扎而醒的时候,都分不清自己究竟身在何方,视线里的天花板,似乎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总怀有美好的愿望,睁开眼,是在另一个天花板下。
  
  我有一台电脑和一个闹钟,给我两个完全不同的时间。
  
  于是我没有固定的时刻去睡觉,没有固定的时间醒来,我开始经常做梦,睡眠变得冗长无比,睡醒时头都会很痛,做梦在我小的时候是一种奢求,如今却成为了一种折磨。
  
  通常我的qq都在隐身,成为了一种习惯。偶尔国内午夜的时候我却喜欢悄悄上线,看着屏幕右下角的小企鹅孤零零地站在那里,许久许久。
  
  我要求不多,只希望能把握住自己的生活。我希望所有的表都是一个时间,希望按时睡觉,按时醒来。我希望可以每天开心地告诉你所有发生在周围飞扬起伏的小细节,希望自己赶快走完这孤单空白的一程。
  
  希望自己傻傻的,不会写忧伤的诗句,不会灰头土脸地去撬开上锁的盒子,希望自己一脸阳光,充满自信。
  
  似乎要求的太多了些,感觉会排很久的队才能轮到我,在那之前,祝愿自己,今夜,做个好梦。

电子书籍资源网站及社区

  最近一段时间比较热衷于下载电子书,不亦乐乎,硬盘里已经收集了1G多。开始研究这方面的资源才发现,竟然有这么多人很热心地自己扫描文本,ORC,校验,然后做出非常漂亮的电子书,可以很好的作为收藏,简直是功德无量啊。
  
   我也很喜欢藏书,既然没钱买书,收藏些电子书也好啊。嘿,EXE格式的最好,因为是完全做成电子书了。PDF勉强,不容易检索,因为这是第一步扫描成 果,但后续ORC工作也许就停滞了,不过有很多珍稀文本现在可以找到PDF格式,而且只可以找到PDF格式,听说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在有计划有步奏地制作 PDF文档书籍。当然也还有很多比如超星阅读格式(虽然被破解了很多但我还是很讨厌这个麻烦的收费网站),北极星(有些简陋,但文件都小而轻盈),微软 lid(这是最近下载英文小说才发现的,似乎亚马逊收费电子读物现在多用这个),CHM(也很小巧)……最恶心的就是TXT文本文档的了,但国外网站收集 的电子书多是这个格式。
  
  下面介绍一些我收藏夹里的在线阅读和电子书收集网站或社区:
  
  http://calvino.bomoo.com/ 卡尔维诺中文站。
   这是我本学年第一个接触的很有水准的个人读书网站,站长似乎是北大的毕业生,他收集了我的偶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几乎所有可以找到的文章,小说和相关评 论,简直是奇迹,尤其是很多台湾翻译版真是太有价值了。里面有一些短篇小说甚至是站长自己翻译的!!在次站“其他资源”里,收集了一些经典的英文小说,当 时着实让我惊艳了一把。对这个网站感情很深,所以虽然只是个个人网站,资源也很有限已经停止更新了,但在这里我第一个推荐它。
  
  http://www.bomoo.com/ 读书公园。
   这个网站是“卡尔维诺中文站”站长的第二个作品,也是他现在的主力站点。最初是他的网上藏书书签,现在变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电子书收集站点,有很多非常少 见的专业书籍。从这里的小轮坛我才正式开始走进网络电子书的广阔天地。此网站优点是可以找到很多冷僻的资源,缺点是空间很小,早先的电子书只有站长的 FTP里有提供,而且格式也不可知,有好有坏。
  
  http://www.gutenberg.org/ 古登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原站点。
   “古登堡计划”是英文世界最大的公益性电子书库,免费提供无版权的英文书籍的下载。最初知道这个网站是看到“读书公园”要进行一项“古登堡计划中文化” 项目, 是一个将PG的书目翻译成中文的网络自由文化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处在前期准备阶段,已经将大部分的FAQ翻译成了中文。这个站点有着海量的英文书籍,完 全是一个公益项目,有无穷多的珍稀英文文本,比如下载排行榜第一的竟然是“达芬奇全部笔记”!缺点是,大部分的文本都是TXT格式,无收藏价值,而且因为 版权在国外很重视的原因,这里只有无版权的较古老的书籍和材料。
  
  http://www.rbook.net/ 读书中文网。
   这是我最近一直在上的网站,主要指的是这个网站的社区,太美好了,里面有很多EXE格式的电子书,而且大多都是原创,事实上这个社区有一批制作电子书的 队伍,而且有制作电子书的教程和专业版面,我还准备把自己的文字做成电子书呢,哈哈。此论坛附件下载速度快,更新快,内容丰富,人气较足。里面有很多专题 非常不错,比如“诺贝尔文学奖PDF全收集系列”,小人书电子书收集制作等等等等。唯一的缺点是,不怎么注重英文电子书收集。毕竟术业有专攻么……反正很 不错的社区就是了。
  
  http://www.139a.net/ 139net。
   这个论坛最注重的看起来应该是“手机电子书”和“论文收集”,但我对此不怎么关心,这个论坛最最于众不同的地方是,它有着海量的英文小说,基本上你知道 的不知道的小说这里都有(赫赫夸张了点儿……),而且格式都还不错,就算PDF格式也都不是扫描版而是电子版。我在这里下英文小说下的手都软了。真不知道 这几个斑竹是从什么地方收集来的这些英文原版小说?唯一的缺点是:这里似乎人气还是有些不足。
  
  http://book.httpcn.com/search/ 电子图书搜索引擎。  
  这是中国最大的电子书搜索引擎,收集有两万多本的制作精良EXE格式电子书,功德无量。我没怎么在这里下载过东西,但很多电子书站长都蛮推崇这里的,国内不知道怎么样,反正从我这边下载此处的电子书非常慢。
  
  http://www.52ebook.com/ 我爱读书网。  
  以前是制作电子书最大的社区似乎,但社区里版面安排实在是太扯了,而且最近不知怎么的从我这边打不开此网站,也不知道是关掉了还是国外ip登陆不能。
  
  http://www.readfree.net/bbs/index.php 网上读书园地论坛。
  最近才发掘的,还没仔细看,但人气似乎挺足,里面有些大牛专门帮人找书,并且绞尽脑汁挖掘国外专业文献资料库,破解阅读权限之类的,似乎挺牛的。
  
  http://www.ebook007.com/
  北极星书库,著名免费电子书下载网站,主要提供短小精悍的帮助文档图书hlp和chm。
  
  http://www.pdg.com.cn/
  超星数字图书馆,著名收费电子书下载及阅读网站,新书上架很快,但要收费所以无视此网站,超星阅读器也是臭名昭著。
  
  http://www.fhni.net/bbs/
  大白兔的窝,BT下载杂志的好地方,很多最新的杂志都在这里被扫描成PDF格式,这样就不用花钱买杂志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累死了,早点睡觉哈。

流浪汉的呢喃

突然间发现,还有很久以前写的一篇文章没有贴上来,大概是2001年圣诞节左右的随手涂鸦,看了一下写的蛮幼稚的,没什么实质内容。算了,新添了最后一段,今天发上来,就当是更新一下博客吧。



  “流浪”和“目标”是两个世界的词汇,每当人们操着陌生的语言同我高声交谈,我总习惯报以友好的微笑。尽管我听不懂他们的语言,我也不愿失却自己的语言。

  有目标的人寻找通向梦想的径,千百条道路中只有一条被梦想镀得闪闪发光,耀人眼目;流浪的人在交错的道路间迷失了方向,埋下头在前进中细数自己的脚步,被道路引向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圆圈。

  我走啊走,不停地走,却怎么也逃不开头顶那片阴云密布的天空,乌黑的卷层云压将下来,堵得人心口发慌。我疯了,发了狂甩开步子奔跑,喊出嘶哑单调的声音,旷野无人,喊声四下传开,然后消失在空气里,连回音都不给我。
   
  终于忍受不了,我停下来,大口喘着气,身处在一片海洋般无边的麦田中央,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声音,一直漫延到地平线,与满天的乌云连成一片。

  我是其间唯一没有根的家伙,活得很辛苦,被乌云追逐。于是我放声哭泣。我用手捂着嘴,为了不发出声音,蹲在麦丛中哭得腰里直抽搐。

  潮水向我涌来,湮没了身躯,愈压愈低的乌云泛着白的针芒,在头顶上呜呜地低鸣,大地也开始共振,像远方响起了锣鼓唢呐。

  静的极致是耳中千军万马,我在天地间孤独得快要炸裂。


  流浪的人和孤独是如影随行的,在无人的小径上高天流云,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里飘转回荡,时断时续,然后寂寞就像陈年的酒,在这时弥漫了满山满谷。
  
  我不敢停下来,害怕一旦停下了自己匆匆的脚步,孤独的魔就像潮水一样把我侵蚀。所以我只能加快脚步,将注意力转移至周围的胜景,将下一个目的地充斥了大脑,于是寂寞便被装进了行囊,随着我四处流浪。

  “为什么要流浪?”
  “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我常常这样回答。
  其实我才是愚蠢的。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而流浪。

  我总是在逃避,当事情变得不可调和,当我的思维开始混乱时我总是退出来思考:怎样才能最合适?
  之前的我在现在的我眼里中是越来越渺小。
  太渺小了。
  当我踡在角落里发抖时总这么对自己说。
  
  我分明看到这个孩子,手里攒着一枚黑黝黝的硬币,专注地,苦涩地笑着。
  他歪着头瞅了瞅山的那头,便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
  脚下那条蜿蜿蜒蜒的路,谁也不知通向哪里。

==================================================================================
这 是我高三第一学期距离出国还有一个礼拜的时候写的,2001年的圣诞节。当时很迷茫,寒窗数载,马上就要高考了,却被告知要出国。本来在自己原有的轨道上 无忧无虑地走着,复习,准备高考,上大学,就如同嵌在脑子里的理所当然。突然间稀里糊涂地就得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从头开始,谁也不知道前方的路会是怎样, 莫名的恐惧和失落,就如同丧失了自己可以把握的东西一样。

如今我明白了,人最怕的就是习惯,习惯是恶魔,当你习惯了某种生活,某种位置, 某种思维方式和周遭人等,你便会害怕改变,对于未知的事物便会恐慌,于是宁可呆在自己习惯了的生活环境或是思维方式里,这是一种毒药。初中高中大学考研出 国,这是一条不存在但清晰无比的路,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只要跟着走就好了,习惯来源于懒惰,待到了工作,才发现根本没有什么路。习惯的迷香醒后,只会有悔 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还是应该感谢自己能有出国的机遇,强迫自己面对一些未知变化和不可预测的生活,从而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毕竟我本身也是胆小而懒惰 的人啊。

读完《苏菲的世界》,做个记号

  经过几天断断续续的努力,今晚终于把《苏菲的世界》看完了,震撼很大,毕竟是第一次全面的了解了一下西方哲学史。这是一部通俗哲学读本,在哲学理念的 概括上和哲学家的介绍和评价上堪称一绝,能把哲学这么深奥的体系和理念以这么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介绍给读者,功德无量啊,反正至少在我的阅读经历里简直可 以和王小波相其并论了。尤其喜欢“浪漫主义式的反讽”,厚厚~~~~
  
  脑子里的信息太多了,反而处理不过来,现在简直是杂乱无章, 而且这本书看这么一遍暂时还是没有办法完全消化,过一阵还得看第二遍,顺便做些笔记之类。但在那之前想把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粗阅一下,以照映和印证,看 到智慧火花的交错真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啊。但估计考试之前是无法实现了……
  
  因为此刻思绪混乱,所以反而写不下什么评论,而且现在天色已晚,半夜三点了,嘿,懒得写啊。还有,刚在EMU ZONE里看见火花和狼组汉化的火焰纹章三款作品终于出炉了,所以迫不及待地去下载……
  
  做个记号,至少证明我看完了这部小说。

英语学习网站,论坛和相关联接

  其实我认真学英语的阶段,只有2002年上半年在爱丁堡语言学校那6个月的日子,自从上了大学后,便再也没有什么劲头认真学英语了,字典也懒得打开,遇见不认识的单词就像浮云一样略过,无视……
  
  所以现在英语水平仍然是粗通皮毛的半吊子,惭愧死了,都不好意思给别人说自己竟然在留学。反正日常生活似乎是够用了,上课也能听懂,论文也能写,嗯……口胡!!邪魔散去!!振作起来,人间大炮,我是希曼!!!
  
  广播倒经常听,无聊啊,以前在宿舍的时候是把一个MP3当广播用,经常听诺丁汉电台电话热线节目,哈好玩儿,有一次一个日本男留学生,口语蛮好的,自称找不到工作,所以卖身度日,对方还经常不让他带保险套,所以他很烦恼……当时我就感觉一个瀑布寒阿……
  
   后来就经常在BBC的网站上听在线广播,效果蛮好的,而且BBC的RADIO频道的每个电台的主页做的很不错,也可以随便听以前播过的节目。我最常听得 就是FIVE LIVE和WORLD SERVICE这两个台。而且还有一个发现,在国内虽然BBC的大部分链接都被屏蔽了,但RADIO却没有被屏蔽,还是可以进入并且在线收听的,不错不 错,暑假在家的时候就经常收听。后来才知道其实有很多在线整合广播的网站,还有软件,比如“龙卷风网络收音机”,很方便,我最近一直在用,收录了无数的电 台,偶尔也听听美国的电台,虽然我听美国口音耳朵有点儿难受,吼吼~~~~~
  
  废话似乎说的太多了,嗯,回归主题。网上有很多英语学习网站,我还是装模作样地收集了一些,虽然很少去看。
  
  小笨霖英语笔记本
  http://homepages.cae.wisc.edu/~kunlin/notebook/index.html
   实在是个好地方,所以我第一个就列举出来。作者是个在美国留学的台湾学生。他收集整理和讲解了很多日常生活美语,都是非常非常地道的,对看好莱坞电影, 美国肥皂剧和日常对话都很有帮助,简单,实用而且地道。以前我在别的地方看前20篇,转载到了彩虹中学BBS(www.caihongbbs.com), 后来竟然找到了这个人的主页,大喜过望。这是个台湾的网站,需要繁体转简体才能正常浏览。
  
  http://www.learnenglish.org.uk/
British Council做的英语学习网站,到底怎么样我也没有仔细研究过,反正界面不错,毕竟是官网么。

  http://www.dailygrammar.com/
  这是一个英国中学英语老师做的语法学习网站,有好四百多节细分的语法课,很多国内的学生自以为自己英语语法已经学得很强了,呵呵,那就来这里看看吧。
  
  http://www.hjbbs.com/
  沪江英语论坛,是我有一次从天涯知道的,注册人数海量,论坛栏目规划的也很细致,但最近从我这边登陆太慢了,国内应该较快的。印象里记得自己以前进去了几次,似乎没发现什么有趣的东西,但实际上帖子还是很多很多的,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http://www.wwenglish.com/
  旺旺英语,我见过国内最大的英语资源站点,资料海量,几个月前经常去,小笨霖英语笔记本就是最初在这里看到的。
  
  http://www.esl-lab.com/
  非常棒的国外听力网站,美语,分为很多小的单元,难度由低到高,有练习也有讲解。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好累好累。

习惯若毒药

  我这个人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任何领域的事情都能够迅速接受和喜欢,但总是耐不下性子坚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究,不是一个好习惯。好奇心总是有,但过不了多久便消弭,浅尝即止,所知博杂,但全都是些皮毛。
  
   好奇心是个好东西,孩子们总是有无穷的好奇心,因为他们对于周围的世界运转的奇妙情况并不了解,看到新奇的景象和东西总是保持热情,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同 样可以接受无限可能的事实。比方说,孩子看到外星人也许会很激动,但假若大人看到头大身子小的火星人,估计会心脏病突发晕死过去,因为这在他们早已构建的 常识理解范围之外,哪怕这是事实。
  
  那么好奇心的反端便是习惯,习惯是一种钝化,是懒惰的结果。一个人生下来对于世界一无所知,然 后慢慢接受现阶段的知识,常识和理解,好奇心逐渐死去,然后这个人便长大了,他的思维成型,世界在他的眼中似乎是一个一成不变的静止景象,即使有变化也必 须在他所被灌输的常识理解范围之内,数十年白驹过隙,这个人关心的东西不再是为什么爸爸不能飞起来,而是柴米油盐,花边新闻和股票。某种程度而言,这是可 悲的,在这个广义定义之下,哲学家认为应该永远保持好奇心,敏感和求知的思考,因为人生于世是一件奇妙而珍贵的经历,这段经历并不是遥遥无期,反倒是转瞬 即逝。
  
  习惯是毒药。
  
  爱上一个人,最初心悸萌动,求而不可得,日夜思念,度日如年,全心被占据没有一丝余 地;然后相爱,每天沉浸在柔软晨曦下的爱河中,度年如日,甜蜜无边;之后时光飞逝,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懵懂,忘记了求爱的甜与痛和百折不回,忘记了玫瑰花和 短信,忘记了初次亲吻的幸福与笨拙……然后习惯,似乎一切都理所当然,生活回到了平淡的平衡点,用很多修辞来粉饰自己丧失了的,对于爱的热情和发掘爱的好 奇心,魔法褪尽,水晶鞋扔掉,恢复平庸。习惯是毒药,我不要这样。相爱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是珍贵的经历,人生苦短,定当惜福。
  
  最近在看《苏菲的世界》,哲学启蒙读本,最前面的一章就申明作为哲学家就必须保持好奇心,保持敏感和求知若渴,远离迟钝和习惯。
  
   在我眼里哲学家总在思考一些遥不可及的问题,有时甚至令人感觉愚蠢而可笑,因为这些问题无人可以解答。但有时也觉得可爱,就是这些问题引导我们走出自己 的桎梏,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孤独的村庄之中,在这广阔的大地上,有王国,有田园,有群山峻岭,广阔的大地之外,有浩瀚的海洋,海洋之外,是无边的 宇宙,宇宙之外呢?我们还不知道,但总有一天这个似乎不可解的问题终将会被解答。问题引导着答案,引导着自然科学,从这个角度看,哲学是一种信仰,信仰着 奇妙的万物和终极的智慧,信仰之外是庸庸碌碌者,屈服于自己的懒惰,蜷缩于自己习惯的世界。
  
  我不是一个哲学家,将来也不会是,我 没有那么的智慧,我也很懒惰。人的精力有限,我趋向于和自己爱的人有平稳安逸的生活,有差不多的收入,可以保障我们自己的衣食住行,可以孝敬双方的父母。 以我的水准来看,能把这些处理完好也并不轻松。亚当斯密够聪明了,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无一不通,但终老无妻。
  
  然而我同时也不愿自己的好奇心消弭殆尽,不愿沉沦于习惯的慢毒,而是希望保持对于爱情的敏感和热情,同时保持对智慧的渴求,哪怕这种渴望只有三分钟的热度。
  
  我每天都希望自己多看看些书,多思考些问题,多写些也许不知所云的文章,留给几十年后的自己也好,至少可以知道自己年轻时都胡思乱想过什么东西。我每天都希望多看看这个浩渺的世界,多去些地方,多留下一点自己的痕迹,不要让自己浑浑噩噩地虚度自己的生命。
  
  我不要习惯,而要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逃离这苦闷而执著的大地,盘旋于烟波浩淼之间,忘却疲倦,耳边只有风掠过的清凉。
  

涂涂写写

  很久没有写东西,自己都觉得惭愧,脑中一片混沌与灿烂悄然抹去,留下一张惨淡的空白。
  
  这些日子过的虚颓,人也提不起精神来。自从英国夏令时的到来,我每天凌晨四五点才有睡意,隔天中午十一二点也不一定能从被窝里爬出来,时间在我耳旁喧嚣轰鸣和肆虐,逃跑得却很快。我憎恨这种生活,但时常自囚于其中,整日目光呆滞,痛苦不堪。
  
   刚刚随手翻看了一些胡乱搜索出来的博客(网络日记本更为确切),觉得似乎现在年轻人都过得压抑,文字都沉甸甸的,但拼命睁大眼睛却什么都看不出来。算 了,我毕竟也不是偷窥癖,反而把自己搞得心情沉重,好像世界末日一样,我需要充实的生活,至少希望看到别人充实愉快地生活着,但总是事与愿违。其实我也知 道,他们平日里生活的蛮开心,但一旦付诸笔下,便非要显出些郁闷与死气沉沉来,否则就感觉写不出什么东西似的。
  
  说到博客,天涯的 博客模版确实难看些,自己都有点儿看不下去,总像是夹在网页的中部憋屈的紧。昨天兴致大发想要在自定义模版里用HTML收拾一下门面,但不到一个小时后便 意兴阑珊。觉得博客这个东西还是简洁些好,内容至上,阿Q了一番,便选了唯一一个可以全屏显示的简洁模版,倒也清爽,同屏显示的文章数也稍微加多了一些。
  
  别的正规博客门户有很多漂亮的模版,但大多人潮汹涌,注册倒是注册了好些个地方,但打开页面的速度真是让人沮丧,还是留在天涯好了,至少打开博客和发表文章的速度还不赖。
  
  自己总是三分钟热度,算了,等待天涯博客出比较好的模版吧,至少像中国博客网一样来些全屏的干活。以前看自己的博客总感觉自己像在垒砖头,旁边是大大的空白,搞得文章都跟喘不过气来似的。

诗三首

  以前写的三首“言”字韵小诗,今天发上来。
  
    眷念
  
  周天四阔苍穹举,
  星斗八方镶晚烟,
  吾心似往东极去,
  爱自牵缠羡九仙。
  
    若梦
  
  弱冠齐志与天延,
  信步庭门七丈前。
  乘云跨海两万里。
  大梦一场三四年。
  
    古战场
  
  一时三刻风成云,
  千丝万束雨作天,
  无人忆此修罗场,
  何年或月又炊烟。

朋友家里被入室偷窃了

  虽然现在中国留学生被偷的很多,但因为都没发生在熟人身上,所以感觉都很遥远。今天朋友来说他们家昨天晚上被偷了。当时人都在,但小偷搬着梯子爬上二楼,打开窗户进屋,然后把桌子上的笔记本搬走了。之后找房东,报警,没什么线索也只能不了了之。
  
   这种事情如今在这边也比较平常了,所以虽然很惊讶,也并没有太多想法。但刚才来电话竟然他们家几分钟前又被偷了,明目张胆阿,用剪刀撬开一楼的窗户,伸 进一只手把桌子上的笔记本搬走了,他们手忙脚乱去追没追上。几个人都吓怕了,再次找房东,再次报警。这次居然警察把那两个小偷给抓到了,估计是因为半夜太 晚了,街上几乎没有人所以目标明显。
  
  我们几个挂了电话就立刻穿上衣服出发去他们房子看一下。到了以后发现确实本身的漏洞就很多, 比如一楼客厅窗帘跟没有一样,从外面看一览无余……后来警察来录口供之类之类,真是觉得有一点儿恐怖啊,现在在英国的留学生生活太不安全了,几乎所有人都 被偷过一遍,看来以后得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外面下着若有若无的雨,穿过夜半荒无人烟湿漉漉的小道,回到家里已经是两点多了,肚子饿,大伙炸了点儿洋葱圈吃,聊天时候都心有戚戚焉,又把房子里的窗户都检查了一遍。
  
  不写了,心里挺乱的,洗洗睡了。

google桌面搜索尝鲜

  今天晚上没事儿干装了一下google桌面搜索的中文beta测试版,想尝试一下桌面搜索的效果。安装之后它需要建立一个索引的过程,很长时间才建立 了百分之八十七,然后就发现c盘足足被挖去了接近三百M的空间。这个索引文件被存放在local Setting/Application Data/google的路径下,可怜我小小的c盘阿……
  
  由于建立了巨型的索引文件,所以其搜索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甚至可以用 “恐怖”来形容,文本的搜索很强大,图片也能搜索很多,但如果图片名不好好编制的话,搜索的结果就太混乱了。所有的文本都无所遁形,包括隐藏文本,所以很 可能会造成隐私泄露,许多人都会把一些重要的或极隐私的信息在文档里保留下来。
  
  google desktop search的搜索能力应该比微软和yahoo还有百度的桌面搜索要强大些,虽然没有试过。但这个中文测试版确实还令我感到一些不舒服:
  
  1 隐私:
  
   技术就是双刃剑,太强大了,反而会让人害怕,私人电脑上还好,公用电脑上简直就是脱了衣服给别人看。(虽然别的方法也能看,但这个软件无疑让整个过程风 驰电掣,最恐怖的地方在于文件即使被删除也能从索引文件的缓存里找到……)至少应该加上个密码设置什么的,但这个测试版里没有,听说别的几个桌面搜索工具 还是有的。
  
  2 占资源和硬盘空间
  
  建立索引文件的四条线程比较占内存,而且整个过程中硬盘灯狂闪,估计是 个硬盘杀手的说……太占硬盘空间了,我的小笔记本硬盘也就17.8G大,对百分之八十多的文件建立索引便占去了接近三百M的硬盘空间。而且按照这个工作原 理,建立索引是永不停歇的,以后天知道会蚕食多少硬盘。
  
  最令我烦恼的一点是,放置索引的路径只能是在c盘,地球人都知道分区的时候给c盘分得并不多,所以没办法,尽管我本来想多尝试一段时间,但还是不得不把这个桌面搜索删除了。
  
  
  总而言之,google桌面搜索功能很强大,比windows自带的搜索功能强了几个世纪。以后个人密码方面做好了,硬盘大一些和经常做文本工作,电子书收藏的人用一用还是相当不错的。
  
  以下是google桌面搜索主页连接
  http://desktop.google.com/?hl=zh_CN

看罢《千层糕》

听说是2004年英国最佳导演奖,同住的巴基斯坦小子整天给我推荐,前一段时间在btchina上正巧发现了于是就下载下来,直到今天才看完。
    
实话说也并不是太好,所有的桥段都似曾相识,早就估计主角最终会挂掉,不过挂的那个方式和时机确实没料到,瀑布寒阿……不过这部电影的原声挺好听的。
    
英国的黑帮电影总是给人感觉拍得不大气,如果像《偷拐强骗》那样子拍得比较黑色幽默还算相当不错。恩,顺便说一下《偷拐强骗》确实很有意思值得一看。
    
电影没有上面海报里那么夸张了,我觉得影评还是得配上海报才算比较专业一点儿,嘿嘿。当然也是因为MM评价我的博客太难看了……凄凉阿。
    

顺便给出两个网址:
http://us.imdb.com IMDb,全球最大的电影资料库,很多地方都给出IMDb的评分,但很少有人给出网址。
    
http://www.rottentomatoes.com 烂番茄,非常有名的电影评论网站,也是很多人引用,但很少有人给出网址。

“百万美元宝贝”,情感澎湃的大杂烩

  本年度奥斯卡的最大赢家,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以及最佳男配角都被纳入囊中。奥斯卡颁奖晚会那一天没看成,美国的晚上是这边的凌晨,第二天 还要上课,勉强撑着看了红地毯群星荟萃,还没等到典礼开始就上床睡了。第二天所有的媒体漫山遍野地重复着同一部电影的名字:Million Dollar Baby。
  
  后来我急急忙忙就下载了颁奖典礼,当看到摩根弗里曼终于把小金人拿到手了,心里那个激动啊。其实也对, 站在敬老的角度看,应该给他一次了,给他颁奖的时候音乐那叫个悲壮阿,所有的人都起立致意,摩根则很酷地感谢了一下上帝。说实话,除了故事叙述者这个角 色,摩根在整部电影里的位置比较不明确,原因之一估计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和节奏有些错位,所以尽管摩根的演技可以算得上炉火纯青,但并没有什么大的效果,很 多时候反而让我感到稍稍的突兀。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画面风格硬朗,电影节奏缓慢但蕴含了波涛暗涌般的情绪,顺便 说一下旁白摩根的声音哈好听。我也说不上来整部电影想要凸现的是麦琪还是法兰基,感觉上来说应该是法兰基,他的心理路程最为复杂微妙,比如热爱拳击但却因 为不希望自己的选手受伤而总是尽量逃避冒险,前半段基本是个比较消极的家伙,后半段风云突变出彩的地方就更多了。相比之下虽然希拉里饰演的麦琪虽然非常出 色,但她的心态在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上都可以找到极为类似的影子:出身贫寒,不甘平庸,到最后全身瘫痪躺在病床上,一心求死而且无怨无悔,因为她毕竟已经到 达了自己从前并不敢想象的梦境。麦琪从始至终还是很积极的,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矛盾,绕是如此我每次看到这种剧情便感动得一塌糊涂,希拉里专门学了南部乡下 土土的口音,听在心理脆弱的人们耳中效果真是双重催泪弹阿。
  但我觉得同一题材上处理仍是不如西班牙的《深海长眠》。
  
   Clint Eastwood饰演的法兰基情感内敛而复杂,早年是拳击场上帮忙包扎伤口的,但自从摩根饰演的拳手(寒,我连名字都忘了)在第109场比赛中失去了一只 眼睛后,法兰基便开始趋向于一种消极的(至少在拳击场上)心态:不希望自己的拳手受伤。但与此同时他却又无比热爱无法离开拳击这项运动,因为这是他生命中 的血肉和灵魂。在这样矛盾的心态之下,他煞费苦心八年培养但迟迟不允许进入头衔赛的威利,离开了他投奔其他的经理人,而且成功了获得了冠军。我们不得不说 拳击本身是一项不自然的运动,渴望进攻便不得不面对身体上的危险,保护拳击手其实是钳制了拳击的本能。法兰基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但他无法迈出自己的步子。

  这时候法兰基遇到了麦琪,麦琪是相反的,她是无比积极的,积极来源于一种急于突破桎梏的渴望。法兰基最终愿意训练麦琪,全心全意地训练她,这种感情是 类似于父女的感情,法兰基和自己亲生女儿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所以便把自己的这种感情放置到了麦琪的身上,这种期望,疼爱,呵护的复杂感情。但这不并不适 合拳击,从整个基调就可以预料到并不会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确实没想到会那么惨。整个电影的后三十分钟似乎才是导演想要着墨的地方,主要表现法兰基的内 心挣扎,如同大家所预料的一样,他还是做了,然后就人间蒸发了,当然影片最后是暗示他隐居到了麦琪家乡的那个做柠檬派的路旁小饭店。
  
   乍一眼看上去这部电影很不错,不管是各个方面,摄影,音乐,演员,剪辑,抑或是嵌入的主题。但事实上不管是优秀的电影或者文学作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节 奏的从容,相比奥斯卡同场竞技的最佳影片提名“杯酒人生”(sideways),百万美元宝贝就显得有那么一点儿沉不住气了,似乎想把很多很多的主题强行 渗透进电影的每个角落,但给人的感觉就是节奏诡异,找不到重点,看完了以后觉得非常好,但有种怪怪的感觉,并不能配上“最佳影片”这么大的帽子。除了三个 大牌明星,别的角色都有种半天入不了戏的感觉,像飘浮的纸剪影,可有可无。我明白导演是想让这个平淡的片子增添一种芸芸众生浮世绘的气氛,但实话说并不怎 么成功。在我的预想中,奥斯卡最佳影片,都是比如辛德勒的名单或是阿甘正传之类的几乎无冗余瑕疵的电影,并不会给人突兀的感觉。只能说,三个演员太强了, 但剧本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儿。
  
  当然,“百万美元宝贝”比“杯酒人生”显得大气一些,但不一定能比飞行者更大气,更有技术。我想是其 中的人性探讨决定了胜利的关键吧,但在同一题材上,显然又比获得本年度最佳外语片奖的“深海长眠”差了一截子。我满怀希望沐浴焚香斋戒三日沉静心情决定看 这部电影,在the end之后虽满怀感动但却觉得屁股坐的并不怎么舒服,所以只能暂时性地得出这个结论:百万美元宝贝,是一盘情感澎湃的大杂烩。

艾尔帕西诺的《闻香识女人》

  这部电影的名字很有误导性,scent of a woman,实际上却讲得是两个男人的故事。艾尔帕西诺凭这部电影好不容易终于得到学院派的承认,取走了93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在我看来是当之无愧 的,整部电影的气氛都是靠艾尔帕西诺一个人的演技带动起来,否则的话绝对是一个节奏缓慢令人昏昏欲睡的片子,现在自己又多了一个偶像哈。
  
   从来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其中的男主角具有这么复杂的个性:暴敛,自负,敏感,悲观,同时却也优雅,博识,富有同情心等等等等。弗兰克中校曾经是战场英 雄,甚至是詹森总统的幕僚,但却因为满嘴放炮而错过了很多次升为将军的机会,最后在一次酗酒后的军校课堂上不小心拉响了手榴弹导致双目逐渐失明。一个如此 自负的人,从此生活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住在外甥女家里后院的小木屋中,靠亲戚的照顾和退伍津贴度日,整日酗酒,打色情声讯电话,只和一只猫说话,甚至和 小孩子闹别扭,几乎所有人都害怕讨厌和躲避他……中校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完了,所以就有了一个计划,用几十年积蓄的退伍津贴去纽约,住最好的饭店,在最好 的餐厅用餐,豪华轿车接送,见一次自己哥哥家里的亲人,和美丽的女人共度良宵,然后就在感恩节周末的星期天饮弹自杀,结束自己悲哀的生命。
  
   但他遇到了前来照顾他整个感恩节周末以赚取外快的高中生查理,是个靠奖学金从贫寒的家远道而来就读贵族中学博得的穷小子,善良但谨小慎微。查理目睹了一 群富家子弟捉弄校长的经过,大丢面子的校长贿赂并威胁查理交待出整件事的元凶否则就要开除他,但查理的原则是不能出卖他人。背着满身烦恼的查理来到了中校 的外甥女家工作,并见到了外表看起来神经兮兮凶神恶煞的中校,第一次差点儿被吓跑,但在女主人的央求下善良的他还是留下来了,没想到却稀里糊涂地被中校带 到了纽约……整个精彩的故事便拉开了序幕。
  
  基本上来说,中校的气势很足,所以在整部戏里都是压着查理,查理也是那种比较胆小的类 型,所以也就任由着被牵来牵去。我感觉最经典的地方就是在酒吧里中校邀请一个美女跳探戈的部分,很有感觉的说,那个拄着拐棍喜怒无常的瞎子中校不见了,变 成了一个优雅无比的舞者。还有后来中校开法拉利的部分,太刺激了。查理渐渐了解中校是如此复杂丰富的一个人,两个人便慢慢产生了介于朋友父子之间的感情。
  
   查理虽然很胆小软弱,但还是很有原则的,虽然讨厌那些富家子弟,但并不愿意出卖他们来换取自己的前程(哇塞,保送哈佛呢),所以后来拼了命也要阻止中校 的自杀。中校最终愿意重新怀着希望去体验以后的生活,而且在博得高中的全校审判大会上来了一段精彩的演讲以保住查理不被开除,这段演讲很经典呢,我最早在 几年前的疯狂英语上听过,但当时没什么感觉,惭愧啊。在网上找了半天,终于被我找到了这段剧本,嘿嘿。
  
这两个人其实是互相救赎了对方的灵魂,一个找到了生存的勇气的希望,另一个则保全了自己的原则,并且了解了生活所需的优雅和热情。好的电影是靠人物的性格 来推动,并不是靠无厘头的突发情节,终于有了明确的认识。总之,《闻香识女人》,真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收藏了。  

刚刚看完《魔鬼代言人》

  又是一部在我硬盘里没淹没多日的好电影,看了以后震撼到现在都没有缓过劲儿来,脑子里昏沉沉的。有人会说我似乎把把所有的电影都当作好片子,非也,昨 天晚上看的《梦精记2》就是超级大烂片,当然《梦1》也好不到哪儿去,但矮子里拔将军还是比它的续集强那么一丁点儿。忘了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个说法,“韩剧 也就是情欲片和恐怖片还不错”,夸张了点儿,但最近些日子韩剧垃圾确实太多了些,大多都很无厘头,严重打击了下载的欲望。我往往在看完一部垃圾之后先是忏 悔自己浪费的一两个小时,然后真诚地希望那些导演能至少先学会讲好故事的基本技能。
  
  从这个角度讲,《魔鬼代言人》这部电影确实很令人眼前一亮,诚然那些八年前就看过此片的人会说我严重滞后于时代,呜呼,我承认,最近我一直在补习奥斯卡影片:两个星期前第一次看完《阿甘正传》,惭愧。
  
   首先演员阵容哈强大,基诺利维斯,艾尔·帕西诺,莎莉兹·塞隆,三个人都演得很出色。也许是我潜意识里总是反感帅哥(寒),个人觉得基诺利维斯除了最后 朝自己脑袋上开一枪的时候很出彩,别的场景里也就仅仅是做好了自己的工作而已。这个家伙人品似乎不错,听说在这部电影里制作方抱怨艾尔·帕西诺的片酬太 高,基诺利维斯便把自己片酬里的100多万美金捐出来,恩,good guy。
  
  整个电影的亮点是导演和饰演撒旦John Milton的艾尔·帕西诺。艾尔帕西诺不愧是七次奥斯卡提名的影帝阿,能把魔鬼的那种肆意捉弄和无所不能的感觉和眼神完全展现出来,准备找他的《闻香识 女人》ing。导演也哈厉害,刚开始我一直以为是个普通律师故事,后来竟然成魔幻了,然后我就想着估计是个正义战胜邪恶的俗套剧情,但看到最后一幕时光回 转撒旦竟然再次出现,笑着看着自以为已经改变一切的主角的背影说:Vanity,definitely my favourate sin的时候着实楞了半响。
  
  撒旦死的时候长出了天使的翅膀,不知道导演究竟要隐喻什么,难道想说撒旦和上帝本是一体的吗?这部电 影的隐喻确实太多了,对“自由意志(free will)”的解说和诠释也直指人心。上帝给了人自由的意志,却只是旁观并不去干涉,这是否是一种矛盾?魔鬼把这理解为引导自由意志去做任何事情,但圣经 里实际上有指出“自由”是无穷可能的“可以去做”再加上自我的“选择不去做”,也许这就是本片想要着力的地方吧。
  
  暂时也说不出什么别的了,因为刚看完电影我一般一时半会儿都缓不过劲儿来,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去搜索网上的影评,看看别人怎么解读和评价同一部电影,也许是潜意识里不希望从电影的世界里走出来吧。今天暂时就写到这里了,去祭出古狗大神……

三八妇女节理发短记

  对于头发的态度,一般我是任其自生自灭,理发馆曾经是我最为痛恨的地方之一,看别人摆弄自己的脑袋怎么都不大适应,尤其是在镜子里发现自己的脸比理发 师的脸大一圈的时候……在这漫长的一个小时里,是该热络地和理发师聊天?还是该闭目养神呢?这是一个问题。往往在我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头发早已兀自 长得洋洋洒洒了。
  
  以前的头型是偏分,再长也可以拨到一旁,让心灵的窗户有机会接受阳光的普照。这个发型经历了普遍而持久的不点名 批评,为了摆脱中老年人形象的行列和类似于“天庭饱满”之类的非褒义评价,我毅然地把前额的头发梳下来遮住额头,顺便以掩饰自己驴脸的先天缺陷,这一举动 立刻招来好评如潮,老妈更是热泪盈眶,无不感慨地说,娃阿,你的脸终于小了一点儿了阿。
  
  俗话说得好,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个 头型显然并不是如我从前的发型那样可以任其发展的。短的时候还好,处在上升期,到了半长,就是此发型的最理想阶段,完全可以假装纯情,待到头发完全能够遮 住眼睛之后,就可以换身衣服直接去街角找个地方蹲下,估计还能挣点儿生活费。本来想着无所谓头发嘛长点儿就长点儿,冬天还能御寒,虽然自己的眼球经常遭到 头发的骚扰,但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省略号省略号省略号。今天中午在图书馆的厕所里洗脸,抬头一看镜子心里就琢磨丫的是谁把拖布倒立在这里啊……
  
   为了能让自己有一个焕然一新年轻二十岁的面貌来迎接即将到来的复活节大假,我于是央求室友给我剪头。其实我对他还是极端信任的,以前的数次任务都被光荣 的完成了,而且毕竟自己对着镜子能给自己理发的家伙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当然,我承认最大的吸引力是免费,一般在这边剪头的价钱简直是惨绝人寰。由于是熟人 没有心理压力,于是我很惬意地在理发的期间闭目养神了一番,直到耳里传来他莫名而熟悉的傻笑,我便虎躯一震,心中大寒,心里想着这下毁了。在镜子里端详了 一下,第一感觉是火影里的小李,第二感觉是西瓜太郎sp2强力升级版,举目四望,竟无语噫噎。
  
  后来他把房子里住的另一个小朋友叫 上来,一起专家会诊讨论补救的方法,各种专业术语霎时间魔音灌耳,我就感觉头上剪刀与手指颇有指点江山挥斥方筹的豪气。实际我们都心知肚明,在剪头中,对 于不小心剪短的失败区域的补救,也就仅仅是把别的地方也想办法折腾短一点儿以求整体上的平衡和安慰。当然对于小李般的刘海,确实使英雄竞折腰,他们商量说 剪不齐一点儿就好了,处理了一番之后给我镜子,一看之下我忙不迭说好了好了就这样吧,宁可齐一点儿也不能潘长江啊。
  
  现在我坐在这里,顾镜自怜,心中无限凄凉,只能阿Q般地告诉自己: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省略号省略号省略号。

残缺与完整之间---读《分成两半的子爵》有感(2)

  卡尔维诺先写恶的一半,作了一个铺垫,便开始写善的那一半。到了小说的中盘,左半身的子爵也回到了泰拉尔巴,他善良无比,无条件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 人,把在森林里迷路的小孩们带回家,并送给他们无花果和薄煎饼。他帮助可怜的寡妇们运送柴禾;他给被蛇咬的狗治伤,穷人们在窗台上和门槛上发现神秘的礼 物;被风连根拔起的无花果树还没等主人出来就又重新种好了。
  
  然而,与此同时,半边身子裹在黑斗篷里的子爵继续为非作歹:孩子被劫走,后来发现被关在用石头封住的山洞里;树枝和石头子儿撤落在老太太的头上;南瓜刚熟就被人弄碎,纯粹是搞恶作剧。
  
  后来善良的半个子爵也无厘头地爱上了帕梅拉,他对帕梅拉说出了属于自己的“不完整”的哲学:
  
   “帕梅拉,这就是做半个人的好处:理解世界上每个人由于自我不完整而感到的痛苦,理解每一事物由于自身不完全而形成的缺陷。我过去是完整的,那时我还不 明白这些道理,我走在遍地的痛苦和伤痕之中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个完整的人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帕梅拉,不仅我一个人是被撕裂的和残缺不全的,你也 是,大家都是。我现在怀有我从前完整时所不曾体验过的仁爱之心:对世界上的一切残缺不全和不足都抱以同情。帕梅拉,如果你同我在一起,你将会忍受众人的缺 点,并且学会在疗救众人的伤病的同时医治自己。”
  
  左半边的子爵一直在做好事,右半边的子爵一直在做坏事,这样泰拉尔巴的居民们一 直过着仁爱和恐怖之间的日子。这似乎是一种平衡,绝对的善良和邪恶同时出现,行为互相抵消。但大家渐渐发现,左半边的子爵十分的呆板和无趣。他试图要求勤 劳的庄稼人胡格诺教徒们降低粮食的价格,来救济穷人,这个略显无理的要求让对方感到愤懑,他想让辛苦的老人多多休息,但对方回应说生活是很困难的,如果不 劳动就没有饭吃,所以是很正常的。子爵还要求用一袋谷草来犒劳辛苦的骡子,简直是一种浪费。
  
  后来一些巡警们忍受不了右半边子爵的作恶多端,准备起义推翻他,把左半边的子爵扶上领主的位置。但善良的子爵坚持要求用仁爱和关怀来感化邪恶的子爵,导致起义被镇压,巡警们全都被绞死了。
  
  伊西多罗老头骗善良的子爵说自己关节疼走不了路,子爵便毫不犹豫把自己的拐杖送给了他,自己用破树枝走路,但伊西多罗却把这拐杖在他老婆的脊椎上敲折了。
  
  善良的子爵去布拉托丰阁救治麻风病人,但他还想救治他们的灵魂,于是整天给他们讲圣经。麻风病人本身身体痛苦,所以只能整日恣意行乐来度日,善良的子爵剥夺了他们的这种快乐,所以他们痛不欲生,恨善良的子爵甚至多过于恨邪恶的子爵。
  
  文章在第九章的结尾这样写道:
  
  “胡格诺教徒们现在轮流站岗放哨,也为了提防他。他现在对他们巳经毫不尊重,他时时去暗查他们粮仓里有多少袋粮食,指责粮价太高,并且四处张扬,破坏他们的生意。
  泰拉尔巴的日子就这么过,我们的感情变得灰暗麻木,因由我们处在同样不近人情的邪恶与道德之间感到茫然失措。”
  
   直到此处,卡尔维诺的思路才完全展露在人们眼前,不近人情的善良同样会给人带来痛苦,甚至不在邪恶带来的痛苦之下。我认为,善良的底线应该是不把自己的 思维强加于人,而有些脑子里一根筋的“好人”却总是在做令他人痛苦的事情。从道德的角度我们确实难以谴责这样的好人,这就是一种道德悖论,来源于不加思考 强制推广自己是非观的行为。在历史上有很多时候有人会希望全世界都是好人,方法是只要大家的思维方式都一样,这样所有人就会全部“思无邪”,世界会变得很 幸福。但我们现在明白,从事实的角度来说,这似乎也并不是一件好事,而且也许是一件大大的坏事,这种强制别人以一种方式思考的想法就是邪恶的,并不会引导 到一个幸福的终点。

  当然卡尔维诺的这篇小说并没有止于此,他要探讨的是“不完整”带来的痛苦,也要探讨为什么人们最终会导向完整的平衡。小说最后写道,两个半身人子爵为了娶帕梅拉而决斗,决斗前的描写也很有意思:
  
   “黎明时的天空泛着青白色。两位细长的黑衣人持剑立正站好。那麻风病人吹响号角,这就是开始的信号。天空像一张绷紧的薄膜似地颤抖着,地洞里的老鼠将爪 子抓进土里,喜鹊把头扎进翅膀下面,用嘴拔腋下的羽毛把自己弄疼,蚯蚓用嘴咬住自己的尾巴,毒蛇用牙咬自己的身体,马蜂往石头上幢断自己的蜂刺,所有的东 西都在反对自己,井里的霜结成冰,地衣变成了石头,石头化作了地衣,干树叶变成泥土,橡胶树的胶汁变得又厚又硬,使所有的橡胶树统统死亡。人正在这样同自 己撕打,两只手上都握着利剑。”
  
  这场决斗的结果是两人都被刺伤了中间那道缺口,血流不止,特里劳尼医生则兴奋地把两个人抬回去,缝好了所有的血管和内脏器官。
  
  “最后梅达尔多闭上眼睛和嘴唇。起初他的表情是左右不一致的:一只限睹怒目而视,一只眼睛哀伤忧郁;一边前额蹙着,一边开朗;半边嘴角微笑恬静,半边咬牙切齿。后来逐渐恢复到均衡对称。”
  
  这就是完整的过程,之后子爵既不好也不坏,善恶具备,但由于有了不完整的经历,他便的更加明智了,整个领土也过上了美好的日子。但子爵的侄子在这种完整一致的热情之中感到一丝无趣和悲哀,甚至最后想逃离这种压抑的氛围。
  
   这也许是因为年轻的缘故,他并没有亲身体验“不完整”,所以没有办法进入“完整”的阶段。每个人都有善意和恶念,在自身的经历中自己的思维辗转反侧,最 终了解只有完整和平衡才是最合适的状态,于是归于平静。弗洛伊德把这种善恶走向平衡完整的过程解释为“自我压抑”。这种状态是不自然的,但由于极端的不完 整状态会带来痛苦,所以必然要走向这个反熵的过程。
  
  故事的结尾从魔幻中走了出来,一切都归于现实,对于一个孩童来说,没有幻想和 跳跃的生活似乎是不可忍受的,虽然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谐和充满责任,但却丝毫无趣。在现实中,这个“完整”的概念我想应该包含更多的层次,并不仅仅局限于善 与恶,还比如各种欲望的满足和现实的压制,比如客观理性和感性幻想,比如天真和世故。我们也许必然要走过分成两半然后合二为一的过程,不管它被叫作“成 长”还是“自我压抑”,但不要太快,留给自己一点孩童般的时间,让自己保留些许奇妙幻想的余地和快乐。
  
  
  
   2005年2月4日夜

残缺与完整之间---读《分成两半的子爵》有感(1)

  每当我审视自己的内心,会发现自己一半邪恶,一半良善,两种思想无时无刻不在互相厮打和斗争,这两个力量维持了某种平衡,便成了如今的我。每当我想帮 助别人时,邪恶的那一半就会跑出来说,这不是你的事情,别无聊了。而每当我愤懑不堪想破坏周遭的时候,那善良的一半便在我耳边苦口婆心,谆谆告诫着那些圣 洁的大道理。
  
  我见过一张早已忘记名字的印度神黄金面具,表情从额头一分两半,左脸宛若阿修罗,青面獠牙,右脸圣洁如迦楼罗,善目慈眉,这仿佛是如我般普通人内心的具象化。在现实中,这两边的脸互相消融和谐,成为一张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脸。
  
  我们把这种善意恶念互相抵消的表现,叫做完整,而弗洛伊德把它称之为自我压抑。
  
   善良的好人总是被人们所期待,无所不包容,充满慈悲的温和,人们同时抵触无恶不作的坏人,当然,这两种绝对的极端几乎并不存在于世,因为他们都是残缺 的,不完整的人格。在小的时候,被童话书耳濡目染的我,把世界上的人们分成了两拨,一半是绝对的好人,另一半是纯粹的坏人,他们互相抵制,形成了某种平 衡,便是我所在的世界。若好人多一些,那么这个世界便幸福一些,反之亦然。
  
  当然随着我长大一些,才逐渐明白,好与坏并没明确的界限,一个人并不会是纯粹的脸谱。后来我又看到,即便是一个内心善良的人,或许也会给周围人带来烦恼和灾难。这样的想法让我感到些许混乱和茫然,直到我读过王小波的只言片语和卡尔维诺的这本书:《分成两半的子爵》。
  
   卡尔维诺以一种魔幻的手法,极端地表现出来这种善恶的行为,他把它们直接分开来。一个子爵去参加战争,被一门大炮轰成了两半,这两半各自活了下来,一半 无恶不作人们避之不及,而另一半善良热情好到了令人生厌的程度。最后两个人互相决斗,砍伤了分开的部分,被医生又缝合在了一起,结果又变成了一个不好也不 坏的人。从笔法上来说,由于这是卡尔维诺的实验性游戏之作,所以显得非常有趣。
  
  故事的一开始发生于梅达尔多子爵赶往基督教军和土耳其人交战的战场上,他看到了饥饿的白鹤吃死尸,看到了还看到了士兵们用终日发烫的炮身做饭,这是一种从现实渐进魔幻的轻盈手法,其中一段子爵晋见皇帝的文字最为有趣。
  
    “泰拉尔巴的子爵很快被引至皇帝面前。皇帝的帷幄里挂满壁毯,装饰着许多战利品。皇上正伏在地图上研究新的战斗布署。桌面上摊满了展开的地图,皇帝往上按 图钉,从一位元帅捧着的针囊上要取小图钉。图上已经扎上许多图钉,弄得什么也看不清了,看地图时先要拔掉钉子,看完后再按上去。这样拔拔按按,为了腾出手 来,皇帝和元帅们都把图钉衔在嘴唇上,只能含糊不清地说话。”
  
  在第二天的战场上,我们的梅达尔多子爵在战场上由于过分热情和缺乏 经验,结果冲着大炮就冲上去,被轰成两半。在这个奇异的故事里,战地医生们可以把残缺不全的人尽可能的救活,而他们只找到右半边的子爵,一丝伤痕都没有, 除了那道被劈开的裂痕,医生们很知足,他们便把这半边的子爵救活了,他成为了半边人。
  
  
  当右半边的子爵回到他的领地泰 拉尔巴时,小说的叙述人转为了他的侄子,“我”。人们看到了拄着拐杖,戴着帽子,穿着黑色斗篷的子爵,发现了他只剩下半边,都惊吓不已。子爵逐渐显现出他 的冷酷和恶毒,他把他的父亲最心爱的伯劳鸟撕为两半,致使老子爵悲伤死去。之后,子爵把所遇到的一切物体都斩的剩下半边,跟他自己一样,不管是梨子,青 蛙,甜瓜,还是蘑菇,人们甚至只要跟着剩下一半的物体就可以追赶子爵的踪迹。他把并不是很严重械斗的土匪,卫士和偷猎者全部处死,甚至用多余的绞索绞死了 许多猫。他把桥梁每一段树干从中砍开,导致人掉落下去。之后子爵迷恋上了烧屋子,开始是泰拉尔巴的居民屋子,后来是麻风病人隔离居住的村子布拉托风阁,最 后连自己的城堡都不放过。他谎称养大自己的奶妈塞巴斯蒂娅娜得了麻风病脸上布满斑痕 (实际上是他烧的杰作),便把她送到了麻风病人村。
  
  梅达尔多子爵简直是无恶不作,他后来一次对“我”的一段话显示了自己的哲学:
  
   “如果能够将一切东西都一劈为二的话,那么人人都可以摆脱他那愚蠢的完整概念的束缚了。我原来是完整的人。那时什么东西在我看来都是自然而混乱的,像空 气一样简单。我以为什么都已看清,其实只看到皮毛而已。假如你将变成你自己的一半的话,孩子,我祝愿你如此,你便会了解用整个头脑的普通智力所不能了解的 东西。你虽然失去了你自己和世界的—半,但是留下的这一半将是千倍地深刻和珍贵。你也将会愿意一切东西都如你所想象的那样变成半个,因为美好、智慧、正义 只存在于被破坏之后。”
  
  这是一种“不完整”的哲学,由于残缺,所以可以摆脱完整概念的束缚。美好和正义是相对于破坏和邪恶而存在的,可以想象右半边的梅达尔多代表的就是这一部分的不完整,是把“恶”单独抽离出来的逻辑存在。可以把这想象成平常意义上的“邪恶”,逻辑也很完备。
  
  后来子爵爱上了牧羊女帕梅拉是趣味横生的一段。帕梅拉看到自己经过的每朵雏菊,防风花和蒲公英都只剩下了两半,就立刻明白了子爵爱上了她,毫无道理,典型的中世纪小说风格。同样无厘头的是:
  
  她在平时放羊的地方看到了“一些令人恶心的动物的残剩肢体扔在石头上:半只蝙蝠和半个水母.前者滴着黑血,后者淌着粘汁;一个翅膀折断了,另一个的触角软绵锦而粘糊糊。牧羊女明白这是—个通知。他要说的是:今晚在海边约会。”
  
  “在一根很高的树枝上接着一只公鸡,翅膀被捆紧了,许多淡蓝色的大毛毛虫正在咬它。那是一种寄生在松树上的害虫,现在被放在鸡的冠子上。显然,这又是子爵的一个可怕的通知。帕悔拉把它译出来就是;“明天清早我们在森林里见面。”

罪恶而起,悲壮而终?

  心理学动机阐述里,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需求效用的满足,这个需求,小到吃饱穿暖,大到个人理念的实现。对于希特勒那样的人,必然是寻求自我满 足。我自问并不是很了解这个人的思想,没有看过他的研究和思想著作,但我丝毫没有任何必要去了解,那纯粹是浪费自己的时间而已。我只在乎事实。我也同时认 为:一个人永远也无法了解另一个人的思想,更何况是一个死人。
  
  一个人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他的行为会有“外部性”。所谓的外部性, 指的是个体行为对周遭人事的影响。不管希特勒自己是否种族主义,他是以种族主义的旗号上台的,也许这只是他的踏板,但他必须实现这一点,或者说,以种族主 义为借口和煽动工具。单就这一点及其后果来说,一个词,邪恶。相信种族主义并把其贯穿到自己思想里的大部分德国军人及民众,也是邪恶,而且愚蠢。希特勒的 自我实现的“外部性”是负效应,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危害,是恐惧,是死亡。单就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我才不用管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也不管他童年是不是个懦 弱内向的小男孩儿,不管他的思想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军人的职责是服从上级,这个我了解,去打仗什么的,对于个体军人来说,是没什 么对错的,也谈不上。但我针对的并不是这个,我针对的是德国军人视犹太人为蝼蚁一般的事实心态,如果视犹太人为敌人,我倒没什么话说。犹太人在当时就跟老 鼠一样,随意被剥夺财产,羞辱,以千奇百怪的方式虐杀。事实上在集中营肃清之前,德国军方并没有任何命令基层杀戮犹太人,为了证实这一点,我昨天专门去图 书馆查阅了剑桥二战史,又有了新的认识。简单来说,是当时德国人丝毫不把犹太人当回事儿,厌恶,歧视,想杀就杀,想玩儿就玩儿,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是近 代广泛承认的历史事实。我所憎恶的是这一点,我相信一个正常人看过《辛德勒的名单》就会有所体会。他们并没有接到命令说是今天杀几个犹太人,明天杀几个犹 太人,只是他们杀也无所谓,没人在乎而已。这就是罪恶,是愚蠢。
  
  二战的对错问题,相信没有全局上的争议,这点还有疑问吗?有的话,敬请提出。
  
   人的确有阴暗心理,有破坏性,有认知程度的限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心理和行为的存在,但道德的标尺是存在的,个体的行为不允许侵犯他人的权利,更何况是 生命的权利。这就是法律存在的意义。战争“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但其本身是罪恶的,因为它剥夺了许多个体生存的权利。人生在世,不能把所有的事情归结于 “不可避免”“无可奈何”“大势所趋”,这是悲哀的,人必然可以做一些事情,与洪流之中,有如辛德勒。
  
  
  我之所以最厌 恶铁血那样的坛子,是因为总有一群吃饱喝足有时间上网的伪非,小强和愤青,嘴里冒出来的全都是什么什么军强,什么战争死了多少万,什么什么武器究竟有多大 威力,诸如此类的。俨然都是谈笑间万人湮灭的气概,死亡对他们来说都只是一个数字而已。生活在和平年代,那些血和恐惧似乎都遥远的像一个故事或是一个梦 境,于是乎人文关怀,悲天悯人都成了伪善和缥缈,这实在令人心寒。
  
  国内的电影,媒体从来都不对战争进行细节的描写。其实就算在这 个几十年来最为和平发展的年代,战争和死亡仍然充斥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非洲,中东,南美,甚或俄罗斯,新疆,西藏,每天都有人在枪声下死去,肝脑涂地,惨 不忍睹。国外的媒体经常曝光战争的残酷细节,残缺的尸体,晒干的尸体,恐惧的眼神,无所畏惧的持枪童子军,爆炸现场。所以这里很多人都对战争有着确切的认 识,反战游行示威宛如家常便饭,相关团体和慈善机构也是星罗棋布。反观国内,不仅没有任何反战声音,而且我清楚地明白当代年轻人都对战争有一种近乎冲动的 隐隐向往,当然,前提是他不用上前线。这是数十年粉饰太平的舆论和教育效果,真讽刺。
  
  我的确一直强调德军的暴行,罪恶和愚蠢,我在打这些话的时候脑海中呈现的确实是电影中残留的碎片吧,因为这些都是真实的,仅仅是几十年前而已。而令我百般不能理解的是你的侧重点究竟是什么?
  
   想象你是一个波兰的犹太小男孩,在十天前你还过着平静快乐的生活,十天后德国人来了把你家扫荡一空,把所有人赶进划好的区域平房里,每个人手臂上必须带 着袖章表示自己是下等的犹太人。又过了一段时间,你们被送进工地,原本是银行家的父亲去拉石车,体弱多病母亲去挖土坑,由于像你一样的小孩不是健壮劳力, 所以被送到一个地方供军官筛选,他们看着你瘦弱的胳膊,把你像小鸡一样拎到操场的另一头。那里你看到曾经暗恋的女孩,躺在地上,脑袋被打爆了只剩下一半, 脑浆留了一地,于是你脑子一片空白,喉咙挤不出话来,全身的汗毛都竖起,心脏跳动的声音像雷鸣一样。你看到那个德国人笑骂着举起手枪走过来,拉开保险拴的 声音清脆而短促,接下来就是一声枪响,甚至还没有感到疼痛你就死去了,别人只能看到你剩下一半的脸。也许你才八岁,九岁,在一个月前,也许你还在某个地方 玩儿着皮球,吃着面包,看着邻居的女孩冲你灿烂地笑着。你的死亡对别人来说连蝼蚁都不如,对于历史,也只是在庞大的数字里加上一个“1”而已,也许都不曾 被记住。对你来说,这就是全部了。
  
  这就是二战里波兰犹太工地的一个最善良的例子,这就是战争,难道非要当这一切亲临到你的身边时,才能有所战栗?
  
   历史脱离不了战争,战争也许推演这历史,也许早就了今天的一切。但如同我一直阐述的观点:战争“本身”,是罪恶的,因为在战争中生命被轻视,人们为着命 令,荣誉,恐惧,希望,屈辱,还有那些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原因而兵戎相见,互相厮杀。如果没有战争,也许他还在家里抱着自己初生的儿子,妻子在一旁温暖地笑 着,但现在他失去感觉的手持着残缺的军刀,在乱军混战之中,前一天还在喝酒的朋友的胳膊从他眼前飞过,筋脉和脂肪甩到了他的脸上,对面的敌人眼神和他一样 通红,嗜杀,恐惧和茫然。活下去,活着回去见到自己的亲人,他只有挥舞着军刀扑上前去,把已经钝锈的刀刃捅进了对方的脖子,对方的声音像见到了尸体的乌鸦 那样嘶哑和癫狂。你还没喘过一口气,忽然肚子一凉,低头看下去,发现一柄巨大的斩马刀把自己拦腰截断……儿子和妻子的面庞似乎拽着你的肠子,随着你的体温 渐渐遥远,而周围仍然是喊声震天。也许在遥远的军帐里,那面目模糊的军师手持羽扇,对主上笑曰次役以少胜多,只损失兵卒五百,便杀敌三千。在这里,你只是 五百之一,而已。
  
  如果非要说战争是推进历史进步的缘由,我宁愿不要这样的进步,这只是一个善良的幻想而已,战争总在上演,历史仍 在进步,我们说不清这鸡和蛋的关系,在混沌之中,不要求太多,只是请各位为死去的人们多想一秒,或者退一万步说,只是请各位莫要把战争当成一种艺术,这是 对冤死往生者的侮辱,似乎他们成为了油画的颜料,成为了雕塑的石膏,没有人愿意成为这种艺术的材料。
  
  把“道德”和“法律”当作时代局限性的产物,是一种悲哀,真正的道德和法律,存乎于一个人的心里。他们都是以个体为本的,人的最基本的权利,生存,如果被剥夺了,但仍没有触犯到你心中道德和法律的准绳和底线,那我也只能无话可说。
  
  强权的确可以掌握话语权,但一个人的思想是自由的,你可以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仍可以保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标尺,如果跟着成王败寇的标准立心,那只能说明是一种愚蠢。
  
  我之前已经说过了,“无可奈何”“事态所在”的想法是被动的,一个人总可以做出一些事情来,但如果你从心底里就认定自己什么都改变不了,那你就真的什么都改变不了了。我认为,至少可以先改变自己的想法。
  
   战争真的是这么一回事,不是有希特勒发动,也许很可能会由另一个人发动,但也许不会。但有一点一定要明确,希特勒发动了战争,他就是有罪的,如果是另一 个人发动了战争,那么这一个人就是有罪的。并不会因为战争的必然性而使某个人成为历史的必然而不是历史的原罪,这就如同一加一般清晰明了。
  
   人文关怀,是尊重他人的意志和权利,同情悲惨。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关怀别人,才能在自己苦难时得到别人的关怀。也许整个社会沦入了 囚徒困境,于是日渐冷漠,但人文的关怀绝对不能丢失,这并不是给与他人的口头的施舍和无谓的伪善,而是保留自身智慧和思考的最后一道圣光。

看完《辛德勒的名单》,泪流满面

  我这个人,对于别人众口一词好评的影片总是有些抵触情绪,所以很多经典电影都从没看过,比如《阿甘正传》,比如《辛德勒的名单》。
  
  我刚刚关闭了播放器,呆呆地坐在椅子上,脑子里混沌一片,这才明白,自己从前错过了一部多么重要的电影。我想要写点儿什么,观后感之类的文字,感觉一定要留下些什么,但此刻却发现语言是如此的匮乏和无力。
  
   那时候的波兰,那时候的犹太人,有如蝼蚁一样被践踏,捏碎,残杀,不被承认为人,和蛇,老鼠归为一等,我不能忘记他们躲在衣橱里,地板下,甚至粪坑里的 眼神,对世界的恐惧。正如同史袒手里拿着名单,注视着辛德勒,一字一句地说:这张名单,是生命,在这名单之外,是深渊。
  
  滚滚的浓 烟从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焚化炉烟囱里冲出,遮挡了天空,和满天大雪混杂在一起,降落下来,雪成为了黑色。载着女工的火车错误地来到了这里,当她们到达时,是 黑夜,影片里很少用黑夜来作为背景,最焦灼人记忆的,就是这奥斯威辛的黑夜。女人们被赶下火车,不被记录名字,因为没有必要,她们来到就是为了被处死。她 们被剪落了头发,脱光了衣服,推入了毒气室,那个她们曾经谈论过的不可能出现的地方,竟然变成了梦魇般的现实。难以形容那些歇斯底里的表情,在水与毒气中 癫狂地撕裂,绞碎。
  
  不是因为自然的力量,而是因为人的疯狂,生命就变得如此脆弱和荒谬。纳粹军人自己也进入癫狂的臆症,他们随意 杀死犹太人,开始以此为乐趣,因为自己变成了生命和正义的主宰,后来到了挖出尸体进行焚烧的时候,他们便已经崩溃了。一个德国军人冲着焚烧尸体的火坑歇斯 底里地嚎叫,然后拔出手枪乱射,其他军人捂着鼻子从他身边走过。在战争里,很多人都是一边呕吐,一边杀戮的。战争使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使一切荒诞变为合 理。
  
  现在坐在这里,想写些什么,回忆起来,脑子里盘旋的竟然全都是那些死亡的场景。集中营长官阿曼.歌德站阳台上,居高临下地看 着蝼蚁一般的犹太人,然后端起狙击枪,随意射杀,毫无理由,人们惊恐地四下逃散,就像狩猎场里的野兔。阿曼的嗜杀在影片里似乎成为了一种标志,辛德勒却有 一次提起,阿曼本身也许是个不错的人,但这战争使他成为了这样。史坦告诉辛德勒,他看见阿曼抓住企图逃跑的犹太人,让他们站成两列,然后把左面的人都击毙 了,25个,每个人都是射穿后脑。
  
  大部分人印象最深的都是那个红衣服的小女孩,在整个黑白的色调里游走,除了辛德勒,似乎没有任 何人关注到她,她时而穿过人群,时而穿过废墟的建筑,一直是遥远的镜头追逐着她的身影,直到她侧身钻进一扇门里,然后就是近镜,正面看着她上楼梯,回到似 乎是她自己的房间,很熟悉的样子,然后躲到床底下,最后一个镜头是她用手捂住耳朵,闪烁的大眼睛天真而没有太多的慌乱。过了很长时间影片都没有再交代她, 一个小时后大家看惯了死亡的镜头,快要把她忘记的时候,这点红色又出现了,这次是在郊外焚化尸体的运尸车上,辛德勒呆呆地注视着世界上最后一点色彩从他眼 前经过,消失在浓烟滚滚的尘土和尸臭中。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初那个独臂的老人。史坦利用职务之便,偷偷把许多老弱病残带入了辛德 勒的工厂,辛德勒并不知情。这个老人以为是辛德勒收留了他,便每天都要求见辛德勒一面想要亲自感谢他。辛德勒因此而大骂了史坦,因为这个独臂的老人作为工 人是毫无用处的,但史坦坚持说这个老人是重要的工人。后来德国军人看到了这个独臂老人,把他拉出队列,问他究竟是干什么的,老人憨笑着回答说自己是重要的 工人,惹得军人们大笑不止,然后拉着老人走远,掏出手枪击穿了他的后脑勺。
  
  整个世界都是死亡,恐慌,和癫狂,辛德勒本身是一个很 有手腕,唯利是图的纳粹党商人,但他没有被死亡指引到癫狂,而是打开了自己心里的一扇门,生命。他耗尽了自己的家产,贿赂德国军官,赎回了1100个犹太 人的生命。他虽然开军工厂,但故意造出无用的炮弹,用自己的储蓄几百万马克来养活着一千来人直到战争结束。然后他一夜之间变成了战犯,只能亡命天涯。一个 犹太大叔把自己的金牙拔下来,捂着腮帮子自豪地看着大家把这枚金牙打造成一枚戒指,上面用希伯来文写着:拯救一个生命,就是拯救全世界。
  
   史坦把这枚戒指交给了临行前的辛德勒,在影片里一直很有着睿智眼神和超强手腕的辛德勒却在此时哭了,他后悔自己没能救出来更多的人。他哭着说我应该可以 再救几个人的,史坦,你看这车,假如我把这车给阿曼,就可以换回十个人,还有这枚胸针,是纯金造的,可以换回两个人,两个生命阿……身材矮小的史坦抱住了 泣不成声的辛德勒,安慰他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看你已经救了这么个生命了,已经太多太多了……周围的犹太人都走过来环保着辛德勒,远处的人们都摘下了 帽子,这也是一个夜的背景,但却是黎明前的夜。
  
  在这篇文字的结尾,我突然想起来阿曼.歌德于扫荡卡拉卡夫市之前,在操场上对德国军人们的一番讲演:
  
   “今天是历史时刻,今日将长留青史,许多年以后,年轻人将以敬佩的心情来问及今天的事。今天是历史时刻,而你们都是参与者。六百年前,欧洲大瘟疫,尸横 遍野,犹太人被指责为祸端,当时的波兰国王,批准犹太人前来克拉科夫市。他们来了,源源不断,一车车行李,落地生根,发展起来,在企业,科学,教育,艺术 等各方面。他们来时赤手空拳,一无所有,然后却繁荣昌盛。六个世纪以来,犹太人盘踞着克拉科夫,你们不妨想一想,由今晚开始,这六个世纪的事迹将化为流 言,可以当作它们从来没有发生过。今天,是历史时刻。”
  
  这部电影还有许多可以述说的,这部电影我此时却难以诉诸语言,不如就此停笔,为那些在战争中无辜死去的亡魂们默哀些许,不要忘记他们的苦难,和他们的历史。

2007年1月22日星期一

生活的阶梯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话还得从昨天晚上说起,室友打工回来,打开手机,看到里面有短信,是租二楼大房间的那个人发的,说是钱和钥匙放在房间里, 让我们下楼去他的房间,我们敲了半天门,没有反应,轻轻半推开门探头看里面没人,有一种莫名的寂静。我们以为是他忘带钥匙了,于是给他打电话,但一直没人 接,也不好直接进别人的房间,就只好作罢,由于晚饭的吸引力比较大,于是这件事就瞬间抛到脑后去了。吃完饭上楼做了一会儿作业,我一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以至于心情烦躁坐立不安。后来下楼去上厕所,经过那个房间,透过半掩的门可以看到隐隐的月光。于是我推开门进去,打开灯,发现房间里异常的整洁,床叠得整 整齐齐,电脑和电视都不在了,只有在墙角放着几个塑料袋,里面都是一些药盒子之类的,窗帘是打开的,外面灯光和月光一起洒进来,一片朦胧的安静。这种气氛 让我不详的预感愈来愈强烈了,我打开衣柜,里面空空如也,然后走到写字台前,拉开抽屉,也同样什么都没有。突然间看到写字台上放着一个信封和一把钥匙,用 一个小饰物压着,信封上写着我和室友的名字。我打开信封,里面有一张信纸和一些英镑,这下一切都明白了。我拿着这些上楼去找室友,说这下好了,被人晃点 了。信里写着,由于国内发生了急事,所以临时买机票回国了,早上来找我们,但我们不在(去上课了),所以把钥匙和三个礼拜的房租留下,他非常不好意思。我 们只有苦笑,本来租房子应该要押金,我们为了表示友好和信任,也没有问他要,房租也是从来不主动向要讨要,本来这个月11号就应该交房租交到下个月11 号,他一直没交,我们也没有太在意。现在他潇洒地走了,只扔下三个礼拜的房租,似乎觉得很公平,且不说给我们扔下了一堆烂摊子和一个空房间,这个月的宽带 费也忘的一干二净。现在我们必须赶快找人填充空房间,否则就只能自己掏钱垫上,而马上又得给中介交房租了……世界之大,什么人都有,就当一个教训好了,人 毕竟什么都得经历一番。我一直都希望他确实是因为家里有事才这样的,这样我不会有受骗的感觉,毕竟我们对他相当不错,十分的信任,没有问他要押金,也没有 合同。作为留学生,我们的生活本身就很清苦,现在境况不由得更加糟糕了,这也没有办法怪谁,只是希望以后一切都顺利,很快有人能来租房。生活就是这样的 吗?总是不让你安安定定的过下去,总要给些考验,给些挫折,以示磨练和蜕变。其实对我来说,生活清苦些没有关系,孤独些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安安定定的让我 学习下去,不要太多波折,就足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可以被听到。

走吧我们年轻所以去看海

  要走多远,才能走到天涯呢?无论怎么逃,都逃不过宿命吗?极目天穹阔,风声舞大旗。寒夜落北漠,天狼挂斗极。担一担,天作衣来酒作枕,醉不及去沙且埋。
  “如果走过这一片沙漠,另一边会是什么呢?”
  “另一片沙漠。”
  “我希望赌一赌”
  “也许那后面不是沙漠,只是因为你想走,而我不想走。”
  “你想待在这里,是因为你想逃避吗?”
  “你想不停地走,不也是因为你想逃避吗?”
  “我希望自己还有希望,我有手有脚,我还想活下去,很多东西我还没见到,譬如海。”
  “见到了你会失望的,希望往往就是失望,我累了,只是不想再失望,所以也不去希望。”
  “这沙漠好大,我们会死的。”
  “是我们自己走来的。”
  “我会来到这里,是因为我有一件伤心的事情,我曾经以为这这世上一切的事都难不倒我,后来--”
  “后来你发现你错了,原来世上有事情是勉强不来的。”
  “是的”
  “这是我们在这里相遇的原因,这不只是你一个人的想法。”
  “当一个人走投无路了,就想去天涯看一看。”
  “走投无路是你自己的想法,只是你想逃罢了。”
  “我想逃到天涯,就不会再伤心了吧。”
  “你没带上你的心,它在原地,你还要做个抉择,否则无论你怎么走,都走不到天涯,无论你怎么逃,都逃不过宿命。”
  “我发现了,这样的旅途,是为了让我明白我得走出去。”
  “你早该发现了,其实你早就想出去了,正如同你说的,还有很多东西你没见到,譬如海。”
  “我得回去收拾一些东西,顺便带上我的心,否则我迷路了,又会回来的。”“你想走了吗?”“你跟我走吗?”
  “好。”
  “---我以为你会拒绝”
  “我其实不是在劝你,而是在劝自己,我发现我还没死心,我曾经也以为,这世上一切的事都难不倒我。”
  “我突然发现这一切也许没有我想的那么重要,我还有很多没见到。”
  “我突然觉得这一切也许没有我想的那么难,我还有很多没尝试。”
  “上路吧,出去就告别了。”
  “不,在那之前,我想陪你去看看海,很久没去了。”
  “之后呢?”
  “之后,哈哈,谁知道呢?”
  “---海是什么样的?”
  
  蓝锦绣白云,潮声断阔,天地一沙鸥。

我追逐自己的思绪犹如孩子追逐蝴蝶4

  去追求没有折磨的爱,还不如不去爱,爱就是患得患失,一场豪赌,有时是一个人的战争,感觉是自己的,说什么都毫无意义。执著,是你自己的;放弃,也是 你自己的。对自己说谎,否定曾经的自己,无所谓,只要是你想说服自己放弃,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自己的爱,除了你自己没人知道是什么个形状。一场豪赌,一场 单方面的战争,当然不知道开始是否就意味着惨败,是啊,谁知道呢?是否只差一步,是否只是错过,是否还会反复?谁知道呢?爱情不会清楚,不会平淡,不会没 有伤害,不会有是非分明,你伤害别人,总会被另一个人伤害,谁都没有错,只是因为对不上这一对一的游戏。但。谁知道呢?差多少?一步?咫尺天涯?老天给了 你这么长的生命,是让你去失败的。你会后悔,会痛不欲生,会心如止水,但再来一次,还是会一样的。不同的是,有的人差一步停下来,有的人果真走过了咫尺天 涯。
  
  人生是大段大段的空白,每个人都要去填补,什么是值得的?什么是不值得的?有人能说得清楚吗?他们说只要结果好就行,什 么是结果?人的结果是一杯黄土。不可能有人的一生是康庄大道毫无波折,感情更不可能,碰壁,自省,学习,自己的感情才会更加凝炼,总会找到一个最合适的 人,你足够成熟足够明智才能看得出来,炼了你的心也炼了你的眼睛。放下也好,能真正说服自己放下也是一种成长,怕就怕背叛了自己的心,人走了心还在原地, 那就等着去伤害别人吧。是啊,炙烈的爱执著的爱只会没有对错地成为悲剧,那
  好啊,躲得远远的,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把爱拿走,换上一份 云淡风轻,随缘,在每一次心动前迟疑胆怯,谁留下来等你?你对你的另一半云淡风轻,他(她)也对你云淡风轻,我们全都是这样,去了刺的刺猬,那这个世界还 有什么意义?!我宁愿,去作一个执著的傻瓜,或许碰壁直到鲜血满面,我只是为了有一天让我爱的爱我的那个人明白,我的爱炙烈而真诚,足矣。
  
   那一对夫妻都错了,或许是编故事的人错了,那不是执著的爱,不是对爱的执著。真正尊重爱的男人更会尊重责任,他走过了生命的大半会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真正对爱执著的妻子决不会落为纠缠,她会明白爱实际在于忠实自己的心,而并不是强人所难,她会为会爱而希望丈夫幸福,而不是纠缠。故事使人编的,每个人的 心境不同所以故事也不同,什么样的故事更真实,在于怎么看,我就觉得,我的故事更真实,那怕只有我一个人相信。
  
  感情说不清 的,我会驳倒你,你也会驳倒我,我自己也会驳倒我自己,但如果你能驳倒你自己,我就开心了。我离我的初衷很远了,我的初衷是,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趁着 年轻,去作比反复思考更重要,生活的很多面还没有看到,将来我们会为现在的多愁善感而发笑。去闯,去学习,老天给了我们这么长的生命就是去体会失败,还年 轻,怕什么,为什么非得失去活力,无所事事,停留在过去,却以为红尘尽破呢?(呵呵,夸张了)多走入社会一分,多亲自尝试所有的人间百态柴米油盐,我就发 现自己原来什么都不懂,就想去学,去试,去明白更多的道理,去看看自己的潜力有多少,去看看自己的现在会把自己的将来塑造成什么模样?去爱心上人,去回报 父母,去理解责任,去结交朋友,去体验友情,该去做的事情纷杂的乱花渐欲迷人眼,连学做饭,学省钱都成了一种乐趣。也许生活是只有一个模样,只在于我们不 同的心境吧。
  
  友情没有那么脆弱,只要去坚信;爱情没有那么痛苦,只要去理解;生活没有那么无趣,只要去发现;快乐没有那么遥 远,只要去希冀;不会孤独和无助,只要去相信,你有父母的支持,还有无数的朋友,不管你怎么想,我就是你的一个,永远不会变的朋友,只要你相信我。只要你 相信而不怀疑,世界实际很简单的。

我追逐自己的思绪犹如孩子追逐蝴蝶3

  突然间发现日子变得很空,但逃走得越来越快,每个刮风下雨的日子我都躲在小屋里,从窗子望出去,那些树在寒冷中挣扎。我坐的位置通常靠近暖气,在这个 时候往往心底有一丝暗爽,听巨大的雨点打在面前,然后散开碎掉。如果用手去摸窗玻璃,就能感受到外面无比的寒意,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是舒适的,散了架般 的舒适和懒散,瘫坐在椅子里,面前摆着我的东芝笔记本,qq的声音此起彼伏,我像脱离了两个世界,没有地方属于我,我想彻底的放松,却感受不到自己的存 在。我的痕迹是什么?那个我自己看不到的P&A的头像?还是校友录上洋洋洒洒的留言?是一个快乐的符号?还是一个挣扎在精神边缘的麻木酒精?失语 是一个边缘人的状态,意味着躲向黑暗。就象现在,只有当身体远离寒冷时,才是精神的失乐归属,只有当整个世界风雨交作时,内心才能生起一丝快感。这样的生 活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无数的人这样问,也许某一天回过头来想想会傻笑,也许会释然,未来也许是一盒巧克力,也许只是一段文字,一路看下去,到结局,总结 一下: 靠,也就是这个样了。
  
  曾经想怎么样才能熬过这令人苦闷的时间,但不知不觉间,时间也就这样过去了,冷酷而忠实,每当 在静夜中融化的时候,秒钟的声音总是敲在耳鼓里,嘀嗒,嘀嗒,不知不觉间带走了我的心跳,我就这样被它带走了,直到这一天,一个和每一天别无二置的一天, 当我翻开自己的日记本时,当我翻到最前面的一叶:“8月19日,经过9个小时的长途旅行,我终于抵达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一切都很虚幻,我已经在距离家和 你好远的地方了。”好遥远哪,连自己曾经快乐的,哀伤的,认为重要到关系一生的日子都显得那么的遥远,不管怎么走,怎么消磨,怎么无所适从,都无法阻止自 己对时间的屈服和膜拜。只当站在低沉的Edinburgh的天空下时,云是那么的触手可及,幽远的风笛声带来飘忽的线,面朝北面是苏格兰高地的风,凯尔特 的欢快的舞曲声响起,一切都开始不真实起来,像在飞快地翻一本老旧的相册,突然间睁眼就如同大梦初醒,窗外金光灿烂,落叶在清晨盛开,使我想起三毛的笔: 叶子是舞倦了的蝶。我便再也摘不下耳机了,我想在这盘《勇敢的心》的原声碟里永远的睡死过去,凯尔特的音乐还是无人能及,不管是过去的1000年,还是将 要到来的1000年,也许到了最后,能够挑战时间的,原来离我们不远也不近罢。
  
  今天晚上是少见的热闹,粗略的估计一下在八点 到九点间同时在线的同学有15到17人吧,不容易。很开心,唯一失落的是没人留言。大概是因为大家都在很快乐的聊天吧。我却有另外一个感受,就是每当10 点左右,就得跟一个一个离去的人告别,886,8,再见,保重,下次见,我得走了,没钱了,机房要关门了---我知道这种感觉,如果是我离开的话就会很满 足,见了很多同学,一个充实的晚上。但我真正的情形是:每个星期六早上很早爬起来,洗澡,打开电脑,看见一两个人,但一般已经是下午接近晚上了,然后随着 时间的推移,一个又一个的头像亮了,问好:好,来了,你在呀,你怎么总是在,靠不打声招呼,这个礼拜怎么样,好久不见---这是我一天的开始,也是你们夜 幕的降临,然后歌舞升平,像远山点点的万家灯火,流光溢彩。然而总得面对那个10点左右,一个一个的告别,一个一个灯火的熄灭,我在最后的那个时刻总是感 到我的一天也结束了似的,关上电脑,默默的发呆,想摔到床上,原来我时差还没有调过来。但我还得做很多的事情: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论文,背不完的单词- --我的一天还有很长时间。然而,每当这个时候,当窗外还是一片光亮的时候,人们走来走去,我却早早的拉上了窗帘,手足无措,--因为我的一天它已经结束 了。虽然现在已经有点晚了,但我想你们都还在梦乡里,睡得七倒八歪,冬天的夜很长,离天亮还得有一段时间,我祝你们大家都做个好梦:梦见我在唱歌。我还得 再撑一段时间,等你们大都醒来了我才该去睡,我其实最恨时差,使我生活的方式颠覆,但,有的时候也令人惊喜,那就是当我准备关上电脑睡去的时候,突然听到 qq中‘怦怦’的敲门声,然后是“嘀嘀嘀”的呼叫声:“你怎么总是在”---我在电脑前泪如雨下,“因为我在等你,我喜欢听这敲门声---”
  
   不知不觉间已经来了这里4个月了,整天昏昏噩噩的,但时间也就这样过去了,就像把自己裹在棉被里,睡死过去的感觉,不知昼夜。我想想光阴原来是很短的, 如果不去利用话就像抽取空气的针筒,令人窒息的真空。虽然这里已经是冬天了,冷得走都不想走出去,但还是像几个月前一样的绿,如果有阳光的话感觉很好。大 学是这样的地方,不断有人来来去去,步履匆匆。我感觉自己像幽灵一样,每天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来充当路人甲或什么的,几个月来连大学另一角是什么都不知 道。我对自己的韧性有了新的的认识,原来我还可以这样的活下去。其实我没有像鲁滨逊一样的生活,现在科技很发达,如果想的话,跟在国内一样,每天可以跟同 学聊天,我就是这么做的,看起来好像很开心,但是自己也知道是在自我欺骗,每人都有自己的轨道,逃避是没有用的,不能适应的人就要被淘汰。其实也许一切都 好,也许生活没有我想的那么非得一板一眼,也许只是我想太多了,睡一觉,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今天是我真正意义上2002年的最后一次上网了(其实2002年也没剩几天了),下一次再见大家就得等到明年了。以往每次元旦之前大家都类似这样地话别 (其实第二天就见了),总而言之感觉是格外的爽,当然不能跟2000年那一次比,那次牛翻了,放学时大家依依惜别,泪洒渭河,同志们,下个世纪见!反正那 个时候不会莫名生出时光瞬如斯的小资感受,日子像棉花糖一样,缓缓的。我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应该是我刚从首都签证回来,大脑一片空白整天在校园的各个 角落里灵魂出窍,上课看书写同学录偶尔睡睡大觉,招来无数白眼和无情的唾骂,罪名是于水深火热之中刺激大家脆弱的神经。还厚颜无耻地骗来无数“玉照”加两 本厚厚的同学录。我那时候就想,TMD,要是时间能停下来就好了,真不想走(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背景音乐周华健)。科学的证明(出自一个狗头记者 胡编的爱因斯坦解释相对论),我的愿望和狗屁等值,时间这个东西,你越希望它慢,它就越快,结果稀里糊涂我就身在异乡为异客了。我对时间的看法是:越来越 快,以后一年就只能当以前半年回忆了。就向一架老旧的放映机,开始还挺矜持地放着默剧(根据牛一,这叫热身),后来就风雷电火一发不可收拾(根据金庸,这 叫走火)。就好像突然有一天,收到无数生日祝福,晕晕的拍了拍脑袋,回过神来,他妈的,怎么都19了。
  
  家的感觉很好,即使是 空气很差,房间很乱。但可以很安心的睡觉,可以暂时不用想下一顿怎么吃什么要多少钱,可以在手边找到很多想用的生活品,可以舒舒服服的蜷在沙发里看电视, 可以告诉自己这是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回来的自己的港湾,可以按自己的心情摆置自己的东西,可以在冰箱里贮藏好吃的好喝的晚上打开来眼睛发亮,可以把自己买 来的东西就搁在这里不用操心。我已经厌倦了自己的两个大箱子,里面装着沉重的不知什么东西,整天搬来搬去,穿梭在一个一个“住的地方”,如果想买什东西就 是给自己搬家找麻烦,在没地方住的时候就心烦意乱。 今天下午这个hall里的人大多都先回家了,他们的父母开着车来接他们,反正英国也不大,再怎么远几个小时也就到了,我则一身臭汗的把自己的行李背着拖着 放到几千米外朋友的房子里,一脸陪笑,而且几个礼拜后我还得再把那些东西拖回来。中午回来的时候,天气很冷,我又累又冻,看着那些父母热火朝天地摆弄那些 稀奇古怪的行李,看怎么才能折腾到后车厢里,那些认识了仅两三个月的朋友们傻兮兮的互相拥抱,说明年见了。突然间就鼻子很酸,我好像不属于这里,也不属于 千里之外的那边,我像个回家迷路的孩子,在不知哪一条街口发呆,看着陌生人的脸孔,看着他们的故事,然后茫然不知所措。